[实用新型]一种集群网络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51567.3 | 申请日: | 200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211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陈珂;牛丽;顾成喜;杨元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职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28 | 分类号: | H04L12/28;H04L12/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史 霞 |
地址: | 215104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群 网络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络系统,特别的涉及一种集群网络系统,属于网络通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应用范围的越来越广,人们对信息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对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即,网络服务器)也随之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目前,服务器的处理能力和I/O已经成为提供Web服务的瓶颈。如果客户的增多导致通信量超出了服务器所能承受的范围,那么其结果必然是导致宕机。而单台服务器有限的性能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一台普通服务器的处理能力只能达到每秒几万个到几十万个请求,无法在一秒钟内处理上百万个甚至更多的请求。而采用高性能、高可用的网络服务器,除了其价格较为昂贵外,通常也还是不能解决同时处理几万个并发请求的情况。在另一方面,由于高速服务器系统只是对于复杂的单一任务和有限的并发处理具有较高性能,而Internet中的Web服务器绝大多数处理的是“简单任务”,且为高强度并发处理,因此,即便采用高性能、高可靠的网络服务器,也不能满足Web应用的需要。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已经提出了集群网络系统,但是在现有技术的集群网络系统中,调度是采用集中被动调度的方式,以统一的负载评估结点为基本特征,由此可能带来如下问题:
(1)服务器负载评估不准确;
(2)在高负载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执行服务器“活锁”现象,从而降低了网络系统的使用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集群网络系统,以实现高性能、高可靠的服务,并使得在高负载情况下不会出现活锁现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集群网络系统,该系统与外部用户端通过网络连接,其包括:通过网络连接的主分发器和执行服务器,所述主分发器在所述集群网络系统应用的外部网络中具有唯一标识,每个所述执行服务器在集群网络系统内部中具有唯一标识,所述主分发器和所述执行服务器均与所述外部用户端通过网络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集群网络系统中,还包括,与所述主分发器和所述执行服务器均通过网络连接的数据存储设备。
本实用新型所述集群网络系统中,所述的执行服务器至少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所述集群网络系统中,所述主分发器在所述集群网络系统应用的外部网络中具有的唯一标识是IP地址和/或相应的域名,所述执行服务器在集群网络系统内部中具有的唯一标识是在所述集群网络系统内部的IP地址和/或设备号。
本实用新型所述集群网络系统中,还包括:按照预定策略可以启动替代主分发器的备用分发器,所述备用分发器启动替代主分发器时,通过网络与所述用户端以及所述执行服务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集群网络系统中,所述的预置策略是外部控制信号或者接收到主分发器的出错信号时。
本实用新型所述集群网络系统中,所述的主分发器设置为一个,或者多个并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集群网络系统具有如下显著优点:
(1)集群网络系统采用分布式负载均衡技术,通过将负载均衡工作分解、融入到后端各个执行服务器,减轻了前端节点的工作负载,提高了负载均衡的工作效率;
(2)集群网络系统采用分布式调度技术,实现了集群网络系统的负载均衡,且保证了各个执行节点服务质量(响应时间、吞吐率),由此确保执行节点不会出现超载甚至死机等活锁现象;
(3)对集群网络系统中存在的不同类型、不同处理能力的机器,能够确保其处理能力的充分发挥,有效保护用户投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集群网络系统的系统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首先对“负载均衡”做一简单介绍。
负载均衡是网络系统中的一种策略,让多台服务器或多条链路共同承担一些繁重的计算或I/O任务,从而以较低成本消除网络瓶颈,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具体来说,负载均衡是一种有效地扩展服务器带宽和增加吞吐量,加强网络数据处理能力的方法,通常是通过了解系统中各个结点的负载状况、计算能力、内存状况等,合理地分配任务到执行结点,必要时还迁移现有的任务到其他结点,从而达到提高系统吞吐量的作用。负载均衡希望实现的主要功能如下:
(1)解决网络拥塞问题,服务就近提供,实现地理位置无关性;
(2)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访问质量;
(3)提高服务器响应速度;
(4)提高服务器及其他资源的利用效率;
(5)避免网络关键部位出现单点失效。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职业大学,未经苏州市职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15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粘性媒质的吸波器单元
- 下一篇:改进的止音扬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