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GPRS网络的负荷控制管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151255.2 | 申请日: | 2009-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6043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 发明(设计)人: | 陈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乾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G06Q5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魏殿绅;庞炳良 |
| 地址: | 266061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gprs 网络 负荷 控制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供配电管理系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GPRS网络的负荷控制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针对厂矿企业的电力供配电管理系统中,需要及时处理以下信息:
1、实时获取用电现场的供电信息,如电压、电流、有功电能、无功电能等;
2、第一时间接收到负荷控制终端的告警信息,如电压回路逆向序、电流回路逆向序、三相CT一次侧短路、三相CT二次侧短路、三相CT二次侧开路、三相电流反极性等;
3、需要远程对用电厂矿企业的用电进行负荷控制;
4、对厂矿企业的负荷控制终端进行远程抄表管理,抄收每天的48点有功与无功电量、功率、最大需量等数据,即每隔半小时抄表一次,全天共48个抄表点,所得数据称为48点数据;
5、在对远程抄表系统及负荷控制终端的维护中,需要提前知道终端故障原因;
6、需要知道每条线路的电能损耗情况。
但是,各个负荷控制终端都分布在距离电力供配电管理系统非常遥远的厂矿企业中,如何利用便捷可靠的方式将各个负荷控制终端与电力供配电管理系统实时连接成为了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现有的技术方案是:采用230MHz电台方式,电力供配电管理系统的主站通过230MHz专用无线电信号与负荷控制终端进行连接、交换信息,其缺点在于:一是一次性投资过大,系统闲置时间长;二是230MHz超短波无线通信方式,属于直线通信,通信质量受地理、环境、气候等外部因素影响较大,特别是在地形较为复杂的地区,通信质量无法保证。另外其频段公开不变,易被突发电磁波干扰;三是存在局部瘫痪的风险。230MHz通信的距离约为50公里,远距离传输必须增加中继站,这既增加了设备投资,也会造成中继站故障必将导致其所属终端无法与其通信和大量客户原始数据丢失的问题;四是传输速率低,其稳定的数据传输速度为2400bit/s,不能满足海量信息传输的要求;第五,各地无线负控都是专网专用,不符合全国联网的趋势,不利于负荷信息的交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GPRS网络的负荷控制管理系统,通过GPRS网络与负荷控制终端进行实时连接,实时接收现场告警信息,实时对现场进行控制,定点抄收现场电量,同时对每天的抄表数据进行分析,找出终端故障原因,并在抄表数据的基础上,通过线损分析功能,分析出每条线路的电能损耗情况。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GPRS网络的负荷控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网线互联的前置单元和数据库单元,前置单元通过GPRS网络与负荷控制终端交换数据,前置单元和数据库单元均设有同客户端单元交换数据的通讯接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前置单元、客户端单元和数据库单元遵从TCP/IP协议建立连接、交换数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说的数据库单元为历史数据服务器,所说的前置单元为设有GPRS通讯模块的前置服务器,所说的客户端单元为工作站,历史数据服务器、前置服务器和工作站均通过网线和一台交换机连接,交换机通过网线和防火墙连接,防火墙通过网线和路由器连接,路由器和GPRS网络无线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历史数据服务器和前置服务器均为双机热备份,两台历史数据服务器通过磁盘阵列共享数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负荷控制管理系统,通过GPRS网络与负荷控制终端进行实时连接,实时接收现场告警信息,实时对现场进行控制,定点抄收现场电量,同时对每天的抄表数据进行分析,找出终端故障原因,并在抄表数据的基础上,通过线损分析功能,分析出每条线路的电能损耗情况。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基于GPRS网络的负荷控制管理系统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基于GPRS网络的负荷控制管理系统的系统网络拓扑图
图3下发报文流程图
图4上报报文流程图
图5线损分析处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乾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乾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12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的流体双缸造压装置
- 下一篇:汽轮机集装润滑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