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力发电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50633.5 | 申请日: | 2009-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713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李佳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佳原 |
主分类号: | F03D9/00 | 分类号: | F03D9/00;F03D1/00;F03D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力发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技术,尤指增加机身曲线设计,以及利用下洗减少翼尖涡流产生的风力发电机构造。
背景技术
近年来,科学家致力研究替代能源与新兴能源使用,常见的替代能原有: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甚至是生质能等,希望能将自然界循环不息的能量,转换成各种可以使用的能量。其中,风能的应用较为简单且永不枯竭,其成因是因为大气不均匀受热所引起的一种对流运动,一般风力发电机是利用风力的气流转动叶轮,将风能转换成电能,除风力发电机的设置地点外,而风力发电机本身结构上的设计,例如:叶片形状或数量等设计,也会影响风能的使用效率。
风力发电机依据受风方向,可分为逆风式(Up Wind)及顺风式(Down Wind)等二大类。一般常见的风力发电机多为逆风式(Up Wind)风力发电机,使用时,风力带动气流直接撞击叶轮正面的叶片而转动,以将风能转换为电能,而叶轮的迎风面必须正确面对风的来向,才能使叶轮发挥最大的效能,故风力发电机上大多设有自动寻风结构,其利用侦测装置侦测风向后,复由动力装置带动叶轮转向以获得自动寻风的效果,所以这类风力发电机的结构复杂且造价不斐。另外,顺风式(Down Wind)风力发电机的叶轮则设于机壳后方,且机壳偏心设置于支杆,利用转动中心与支点不共点,当叶轮受风力吹动时,气流自机壳的机鼻部吹入,叶轮至机壳支点间的距离可形成力臂,而产生带动叶轮转动的扭力,以产生自动寻风的效果。
不论是逆风式风力发电机或是顺风式风力发电机,请参阅图1,风力发电机10活动设置于一支杆20上,所述风力发电机10设有一机壳11、一发电机组12及一叶轮13,所述机壳11是近似弹头造形的流线外观,且机壳11表面是呈圆弧状,前端是呈渐扩经机壳11中段后则呈渐缩,因此,气流(图中的箭头表示)由机壳11前端吹入后会先呈现外散的状态,部分气流则经过机壳11中段而呈现内缩,其外散气流与内缩气流都会与叶轮13撞风,且会产生乱流。再者,其叶轮13周缘所设的多个叶片131,会通过风压的推动而产生正向力,推动叶轮13转动,以将风能转换为电能。但气流流经叶片131末端时,则会产生翼尖涡流及风切声,而叶片131末端为叶轮13转动时,为产生最大力矩的位置,翼尖涡流则会产生对叶轮13的反向推动力,抵销叶轮13正向转动的力量,因此,不论是机壳的设计或叶片的设计,都会影响到风力发电机的风能使用效率,甚至影响发电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的机壳结构,可减少乱流所产生的阻力,并提高风压而提升风能的使用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的机壳结构,有自动寻风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减少翼尖涡流的产生及叶轮转动时的风切声,而提升风能的使用效率。
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一机壳、一发电机组及一叶轮。其中,该机壳设有一机鼻及一机身,该机身上设有环弧槽,该环弧槽前端是收缩段,而后端是扩散段,收缩段与扩散段间设有一谷部,在环弧槽的内部至少设有一鳍片,使鳍片与机身轴线方向平行;另该叶轮中心的轮毂辐射向外设有多个叶片,叶片的末端设有一下洗(Down Wash),该下洗的弯折方向是与叶片迎风面相反,且下洗与叶片间的夹角等于/大于90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在高风速的气流带动下,利用机身收缩段所产生的真空效应而吸引气流,复利用扩散段后改变吹出的上扬角度,使气流直接撞击叶轮的叶片,可减少乱流产生并提高风压,大幅提升风力发电时的风能使用效率;而设于环弧槽内的鳍片,在气流转向时,会与气流的流动方向产生一偏向角度,产生带动机身偏移转动的正向力,使本实用新型可有自动寻风的效果。再者,叶轮转动时,设置于叶片末端的下洗,可减少翼尖涡流(Tip Vortex)的产生,使气流被阻挡而向后延伸吹出,大幅提升风力发电时的风能使用效率,且可降低风切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风力发电机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组装后的立体外观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机壳受风时的气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自动寻风功能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叶片受风时的气流流动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佳原,未经李佳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06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