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奶瓶刷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50427.4 | 申请日: | 200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0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罗智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智隆 |
主分类号: | A46B1/00 | 分类号: | A46B1/00;A46B5/02;A46B1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张彬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奶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洁刷,尤指一种用于刷洗清洁奶瓶内部的奶瓶刷结构。
背景技术
奶瓶是哺喂婴幼儿的主要用具,它是利用锁接于瓶口的奶嘴提供婴幼儿嘴部吸吮,而一般奶瓶由于瓶口小且瓶身细长,因此使用后很难彻底清洗。目前市面上有一种旋转式奶瓶刷,其包括一握柄、一连接轴设于握柄的金属线绞设而成的具弯折部的连杆,以及一组设于该连杆上且由多个刷毛组成圆柱状的毛刷体。使用时,可将毛刷体置入奶瓶内,摇转握柄经由连杆带动毛刷体进行旋转刷洗动作,或者利用内外方向的纵向往复推拉刷洗。
该现有的奶瓶刷结构,使用上存在有以下之缺点:
1.其毛刷体虽可于奶瓶内作旋转刷洗动作,然而由于奶瓶刷中作为旋转的连杆并未受到定位,故当旋转奶瓶刷时,因无稳固的旋转轴心,而使奶瓶刷产生摇晃偏摆,以致造成毛刷体无法与瓶体各部位内壁缘达到均匀的刷洗接触,是以刷洗清洁效果不尽理想。
2.其奶瓶刷的毛刷体虽可于瓶内作纵向刷洗动作,然而由于奶瓶的瓶内通常注入有适量利于刷洗的清洁水,再加上该瓶口并无任何挡止结构给予毛刷体纵向位移时定位,因此常会发生奶瓶刷在抽拉过程中不慎超出瓶口,使毛刷体受到较小径瓶口挤压变形的刷毛瞬间产生回复弹力,将内部或附着其上的清洁水往外四处弹射飞溅,造成使用者衣服或周遭环境溅湿,使用时相当不便。
3.其毛刷体于奶瓶内作旋转刷洗动作时,由于奶瓶刷中作为旋转的金属线绞设而成的连杆并未受到定位,故当旋转奶瓶刷时,连杆很容易弯曲变形,实用性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的奶瓶刷结构刷洗清洁效果不佳,使用不便,以及连杆易产生弯曲变形,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奶瓶刷结构,其使用时可通过挡止盖件的设计,令毛刷杆体保持在奶瓶正中央旋转,使刷毛与瓶体各部位内壁达到均匀的刷洗接触,并且纵向刷洗与旋转刷洗可混合同时进行,而具有较佳的刷洗清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奶瓶刷结构,其进行纵向刷洗动作时,可由挡止盖件的挡止,防止水花四溅,使用方便性提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奶瓶刷结构,其进行旋转刷洗动作时,可通过挡止盖件的设计,使毛刷杆体保持在奶瓶正中央旋转,但毛刷杆体不产生弯曲变形,而具有较佳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奶瓶刷结构,包括:一毛刷杆体、一挡止盖件及一握柄,其中毛刷杆体呈直杆状,上端设置一固定孔,下段一体成型有交错布列的刷毛,刷毛上侧设有一止挡部;挡止盖件中央设有一穿孔,且由该穿孔周边往上延伸一套管,供毛刷杆体由下往上穿设套合,底面往下延伸大、小两套环,周边设有相对的两凸耳;握柄组接于毛刷杆体上端。由此使用时将毛刷杆体的刷毛置入奶瓶内,令挡止盖件盖合于奶瓶瓶口,一只手握持握柄,另一只手握持奶瓶并扣住挡止盖件的两凸耳,进行纵向往复推拉刷洗及旋转刷洗的单一或混合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纵向刷洗与旋转刷洗可混合同时进行,防止水花四溅,毛刷杆体不产生弯曲变形,而具有较佳的刷洗清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奶瓶刷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奶瓶刷结构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奶瓶刷插入奶瓶中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刷洗动作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刷洗动作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 毛刷杆体 11 固定孔
12 刷毛 13 止挡部
2 挡止盖件 21 圆片体
22 穿孔 23 套管
24 大套环 25 小套环
26 凸耳 261 弧部
3 握柄 31 组接部
311 铆结孔 32 铆钉
A 奶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奶瓶刷结构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智隆,未经罗智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04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烟气间接煅烧连续生产石灰炉
- 下一篇:扶手支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