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定装置及具有其的固定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49709.2 | 申请日: | 200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927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12 | 分类号: | H05K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红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装置 具有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固定装置及具有其的固定系统,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以卡扣固定的固定装置具有其的固定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在组装电子产品时,例如组装计算机时,通常会采用螺丝锁固的方式来固定计算机内部组件或机壳等。然而,采用螺丝锁固的组装时间较长,往往严重延迟组装生产的速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业界无不积极研发新的固定结构,既具有可重复装设拆卸的特性,并兼具可快速安装的特性,以取代传统的螺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装置及具有其的固定系统,其可兼具重复装设拆卸和快速安装的特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固定装置,具有基座和扣合件。基座具有至少三板,其中第一板和第二板互相相对,且第一板透过第三板连接第二板。第一板上具有孔。第二板具有把手部,以供手指抵靠。
扣合件穿过第一板上的孔。扣合件具有两端,第一端穿出于第一板之外,第二端位于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且紧邻把手部。第一端上设有凸块突出于扣合件的侧缘。
扣合件的两侧分别设置两轴承座。轴承座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一轴穿过轴承座且连接第一板,使得扣合件枢接第一板。
固定装置具有扭簧。扭簧穿过轴,并位于轴承座之间。扭簧的两端分别抵接第一板和扣合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基座的第二板上固定有挡块。挡块突出于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且邻近扣合件的第二端。其中挡块和凸块均位于扣合件的同一侧。扣合件的第二端位于基座的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固定系统,其包含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固定装置。第一壳体位于第二壳体和固定装置之间。第二壳体设有凹口。
固定装置的基座具有第一板、第二板和第三板。第一板和第二板互相相对,且第一板透过第三板连接第二板。第一板固定于第一壳体上且具有一孔。第二板具有把手部,以供手指抵靠。
扣合件穿过第一板上的孔。扣合件具有两端,第一端穿出于第一板之外,第二端位于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且紧邻把手部。
扣合件枢接第一板。具体来说,两轴承座分别设置于扣合件的两侧且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一轴穿过轴承座且连接第一板,使得扣合件枢接第一板。
一凸块固定于扣合件的第一端上,且突出于扣合件的侧缘,用以卡扣于第二壳体的凹口中。
扭簧穿过轴并位于轴承座之间。扭簧的两端分别抵接第一板和扣合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扣合件的每一轴承座上设有至少一第一轴承孔,第一板上则设有至少一第二轴承孔。轴穿过第一轴承孔和第二轴承孔,使得扣合件枢接第一板。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当凸块随着扣合件的第一端旋转时,扭簧会被扭曲而产生弹性恢复力。弹性恢复力施加在扣合件上,用以使凸块反向旋转。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扭簧的一端抵接扣合件之处是位于扣合件的第一轴承孔和第一端之间,且扭簧的另一端抵接第一板。在另一实施例中,扭簧的一端抵接扣合件之处是位于扣合件的第一轴承孔和第二端之间,且扭簧的另一端抵接第一板。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凸块上设有导角,意即凸块靠近扣合件的第一端的截面积小于凸块靠近第二端的截面积。
由上述可知,当欲固定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时,可将固定装置的第一板固定在第一壳体上,并将扣合件上的凸块对准第二壳体上的凹口。透过扭簧的弹性回复力,使得凸块抵靠凹口,进而达到固定的作用。
当欲拆卸时,可推动扣合件的第二端,使得凸块远离凹口。接着,使用者可用抵靠在第二板的把手部上的手指拉动固定装置,进而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分离。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固定装置及具有其的固定系统可透过卡扣的方式达到固定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固定装置可重复固定两壳体或解开。
附图说明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说明如下:
图1A是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固定装置的立体图;
图1B是绘示依照如图1A所绘示的固定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1C是绘示依照如图1A所绘示的固定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固定系统的立体图;
图3A到图3C是绘示依照如图2所绘示的固定系统在不同使用情形中的侧视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固定装置 110:基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97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