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保湿的室内植物容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49406.0 | 申请日: | 200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336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黄士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13/02;A01G2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云贵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湿 室内 植物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室内植物容器,尤指一种可保湿并缓和温差,故适合于长时间使用空调的密闭空间中栽种植物的室内植物容器。
背景技术
现代人长时间待在办公室内,无论对生理或心理都有影响,长时间下来,可能导致压力大、焦虑、血压上升、工作注意力降低等问题。
有研究指出,观看景观植物或自然环境,能有效消除疲劳且恢复注意力,因此有些人会在办公桌上摆放室内植物,以于工作压力大或疲劳时,得借由观看植物,达到纾解压力及消除疲劳之效,且更可借此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正可谓一举数得。
然而一般室内植物多不易栽种,原因除了日照不足外,另一主因则是因为室内空调具有除湿功能。意即,一般室内均长时间地开放室内空调,而室内空调开启时,容易使室内湿度降低,因此常导致摆放在办公室内的室内植物发生水分很快散失,此时若无法适时对植物加水,植物很容易枯竭。
然而,加水水量及次数并不易拿捏,倘若过度地对室内植物浇水,使得室内植物所吸收水分超过其叶片所能蒸散的能力时,吸收过多的水分将造成室内植物的根部及茎部腐烂,导致室内植物的水分传递系统受损,进而使叶片干枯。
由上述可知,室内空调所引起的室内湿度干燥问题,将可能造成上述一连串的恶性循环,导致室内植物不易栽种。因此,仍有待进一步检讨,并谋求可行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为防止室内空调的开启对室内植物造成影响,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可保湿的室内植物容器,其可保持室内植物周围的湿度并维持一较佳的水份吸收率与透气率,以防过于干燥导致室内植物死亡。
为达成前述目的所采取的主要技术手段是令前述室内盆栽容器包括:
一盛水皿,其上形成有一环堤,以盛装水于其中,于该环堤内设有至少一支撑件;
一栽培座,设于该环堤内,于该栽培座外包覆有一第一透水层;及
一保湿罩,具有一开口及相对于该开口侧的一通孔,该开口的口径小于该环堤的直径,其中,该保湿罩与该盛水皿之间具有一横向间隙,又该保湿罩是罩住该栽培座,并固定于该至少一支撑件上,而该保湿罩与该盛水皿之间则具有一纵向间隙。
利用上述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一具有开口口径小于该环堤直径的保湿罩,其与该环堤之间保持一横向间隙,故方便注水至盛水皿中,又由于该保湿罩借由该支撑件的支撑,故与盛水皿之间保持有纵向间隙,令栽培座可顺利吸取盛水皿中的水,以提供水份予其上栽种的种子或植物,并使植物根部得以吸收水份及透气。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可维持较佳水份吸收率与透气率的室内植物容器,由于该保湿罩的设置,植物释放水气将会凝结于该保湿罩上而不致快速散逸,使栽种的种子或植物维持一较佳的水份吸收率与透气率。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保湿的室内盆栽容器,其中于该第一透水层外再包覆一第二透水层,且于该第一透水层与该第二透水层间具有至少一中空管体,而该保湿罩则具有相对于该开口侧的一通孔。
因此,本实用新型借由该保湿罩的罩设,不仅可令植物所释放出的水气凝结在该保湿罩内而不致散逸,维持植物周遭的湿度外,亦方便使用者加水,且保湿罩外环境温度骤变时,该保湿罩亦可缓和植物周围温度的变化,避免植物因温度瞬间变化而受到伤害;如此一来,于长时间使用空调的密闭空间中栽种室内植物将变得更为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于一实施例中内放置有植物的室内盆栽容器的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于一实施例中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于一实施例中之一侧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于另一实施例中内放置有植物的室内盆栽容器的外观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盛水皿
11环堤
12支撑件
12a直立部的外侧壁
12b水平部顶面
12c直立部的内侧壁
20栽培座
21植物
22中空管体
23第一透水层
24第二透水层
30保湿罩
31开口
32凸肋
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本实用新型可保湿的室内植物容器,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包括一盛水皿10、一栽培座20及一保湿罩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室有限公司,未经温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94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绝缘层上覆硅基板中形成对准标记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启动继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