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仿古分体瓦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148936.3 | 申请日: | 2009-04-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4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山;刘长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通宜仿古商亭厂 |
| 主分类号: | E04D1/02 | 分类号: | E04D1/02;E04D1/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2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仿古 分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仿古建筑部件领域,尤指一种仿古分体瓦。
背景技术
古建筑中的四合院房铺设的瓦是由板瓦、筒瓦及勾头滴子各部件相互连接而成,过去盖四合院房在铺瓦之前要做很多准备工作,比如先在屋顶上铺木望板,然后再在木望板上铺席箔或苇箔等,才能做灰背,这些工作做好之后才能铺瓦,筒瓦一块一块沿直线紧密连接铺好后,板瓦也同样一块一块沿直线紧密连接铺好,其筒瓦与板瓦一排排间隔排列好形成前坡面、罗锅面及后坡面后,再在板瓦前端安装勾头滴子,其工序繁多、效率很低、浪费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古分体瓦,其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效率高、环保并且节约资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仿古分体瓦,其中该瓦为由前坡面瓦、罗锅面瓦及后坡面瓦依次连接而成的山形外形瓦,所述前坡面瓦由若干个平行的弧形圆柱第一筒瓦和若干个平行的纵截面为长方形的圆弧第一板瓦一体间隔连接构成,在所述各第一板瓦的前端一体连接有纵截面为月牙形的勾头滴子,所述罗锅面瓦由若干个平行的拱形圆柱第二筒瓦和若干个平行的纵截面为长方形拱形第二板瓦一体间隔连接构成,所述后坡面瓦由若干个平行的弧形圆柱第三筒瓦和若干个平行的纵截面为长方形的圆弧第三板瓦一体间隔连接构成,在所述各第三板瓦的后端一体连接有纵截面为月牙形的勾头滴子,所述前坡面瓦与后坡面瓦呈对称分布。
本实用新型仿古分体瓦,其中该瓦是由镁水泥制成。
本实用新型仿古分体瓦,其中所述第一、二、三筒瓦均为5个,所述第一、二、三板瓦均为4个。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仿古分体瓦做成连体前坡面瓦、罗锅面瓦及后坡面瓦,相互连接成山形外形,分别通过用各模具即可将该仿古分体瓦制作成型,安装时将角钢分别糊制在前坡面瓦及后坡面瓦内表面,与钢结构屋架通过焊接固定,而罗锅面瓦与屋架檩条通过螺钉螺接固定就可以了,这样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节约了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仿古分体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仿古分体瓦的结构示意图,该瓦由前坡面瓦1、罗锅面瓦2及后坡面瓦3依次连接而成的山形外形瓦,前坡面瓦1由5个平行的弧形圆柱第一筒瓦11和4个平行的纵截面为长方形的圆弧第一板瓦12一体间隔连接构成,在各第一板瓦12的前端一体连接有纵截面为月牙形的勾头滴子13,罗锅面瓦2由5个平行的拱形圆柱第二筒瓦21和4个平行的纵截面为长方形拱形第二板瓦22一体间隔连接构成,后坡面瓦3由5个平行的弧形圆柱第三筒瓦31和4个平行的纵截面为长方形的圆弧第三板瓦32一体间隔连接构成,在各第三板瓦32的后端一体连接有纵截面为月牙形的勾头滴子(图中未示出),前坡面瓦1与后坡面瓦3呈对称分布。
该仿古分体瓦是由镁水泥制成。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仿古分体瓦做成连体前坡面瓦、罗锅面瓦及后坡面瓦,相互连接成山形外形,分别通过用各模具即可将该仿古分体瓦制作成型,安装时将角钢分别糊制在前坡面瓦及后坡面瓦内表面,与钢结构屋架通过焊接固定,而罗锅面瓦与屋架檩条通过螺钉螺接固定就可以了,这样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节约了资源。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通宜仿古商亭厂,未经北京通宜仿古商亭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89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电阻测量仪
- 下一篇:一种锂空气电池隔膜及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