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控制系统信号传输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0920148682.5 | 申请日: | 2009-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425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柴贵宁;安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世纪澄通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G09G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300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控制系统 信号 传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控制系统信号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LED显示屏是集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光电技术的综合产品,可充分用于多媒体信息发布,显示屏体与控制主机及通讯系统、计算机及计算机外设、系统软件等控制部分的数字信号传输一般采用并行同步传输方式,对包括传输线在内的传输设备的相对延迟一致性要求较高,包括传输线在内的控制系统信号传输设备的先进与否越来越成为其图案画面清晰与否的重要环节。现在市面上所用的LED控制系统的传输媒介主要为五类双绞线和光纤。双绞线是最古老而又最常用的传输媒体。是把两根相互绝缘的铜导线用规则的方法绞合在一起构成,绞合可减少相邻导线的电磁干扰。通信距离一般不超过100米,传输的信号会随着距离的增长而衰减。5类双绞线在频率为100MHZ的传输频率下,每100米衰减22DB,而它的近端串扰仍有32DB。(计算机网络第四版)双绞线同时存在幅频特性(带宽)问题和群延时问题。这可能会造成画面变暗、模糊、拖尾现象,现有使用五类双绞线的控制器,发送端一般为两路输出,这导致信号的所带的宽度受到限制,当我们的分辨率比较大时,则难以用一套控制系统实现。
光纤近年来出现,解决了传输媒体上的很多问题,光纤是将电脉冲转换成光脉冲传输,因而传输速度快,而且衰减非常小,适合于远距离传输。光纤传输必须要在发送端和接收端都有光电转换器,用于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或者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这样光纤传输的费用则会增加。且光纤的做线方法独特,需要特殊器械配合完成,不方便施工或演出现场做线。
因此,目前尚实现LED控制系统的信号远距离传播、衰减和延时现象轻、画面清晰、同步的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故远距离传播电信号、衰减、延时率低,画面清晰的LED控制系统信号传输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LED控制系统信号传输装置,它包括信号发送单元、信号接收单元、连接二单元之间的信号传输线,信号传输线为同轴电缆;信号接收单元与同轴电缆之间用同轴电缆接插件连接,也就是利用同轴电缆上的BNC接头、接收单元上的BNC座连接。
所述的同轴电缆可以为50欧姆同轴电缆。
所述的同轴电缆可以为75欧姆同轴电缆。
所述的信号接收单元可以包括系统控制器、扫描板。
同轴电缆及其接头技术本身是先有技术的一部分,同轴电缆由内导体铜质芯线、绝缘层、网状编织的外导体屏蔽层以及保护塑料外层所组成。内外导体之间填充具有一定电容率的绝缘介质,同轴传输线中便形成一定的电容量,当通过高频信号时,任一长度的同轴传输线上都会形成一定的电感量,这些电容和电感在同轴电缆中是以分布状态存在的,以同轴传输线单位长度的电容和单位长度的电感所确定的这种并联的电容与串联的电感的组合状态便形成了特性阻抗。本实用新型具有抗干扰能力好、传输数据稳定、价格低等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同轴电缆上的BNC接头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图2,LED控制系统信号传输装置,它包括信号发送单元、信号接收单元、连接二单元之间的信号传输线,信号传输线为同轴电缆;信号接收单元与同轴电缆之间用同轴电缆接插件连接,也就是利用同轴电缆3上的BNC接头1、接收单元上的BNC座2连接。同轴电缆可以为50欧姆同轴电缆。信号接收单元包括系统控制器、扫描板4。本实用新型具有信号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好、传输数据稳定、价格低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世纪澄通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世纪澄通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86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