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摩托车动力输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48487.2 | 申请日: | 200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093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智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智光 |
主分类号: | B62M7/12 | 分类号: | B62M7/12;H02K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20浙江省台州市黄***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摩托车 动力 输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摩托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摩托车动力输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电动摩托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缺点:一、采用的是电机直接驱动后轮工作,电机的传动是从零转开始工作的,根据电机工作原理,在低转速下工作电机必须克服自身的转动惯量和车轮与地面的阻力做功,所以这种电机在摩托车起步加速过程中的耗电量非常大,电流也很大,电能浪费非常;二、电机安装在后轮中,没有散热片和风扇,散热性能差,电机轴承润滑性能差,电机使用寿命短;三、因为电机的外形尺寸和结构的限制,使得电机的功率不能增加,所以整车速提不高,不能满足摩托车行驶的要求;四、因为电机安装在后轮中,导致装车后整车重心偏后,行驶安全性能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摩托车动力输出装置,该电动摩托车动力输出装置能够节省能量、提高电机的散热性能,并且能够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摩托车动力输出装置,包括电机、自动离合器机构、轮胎输出轴,所述的轮胎输出轴外侧套接轮胎,所述的电机通过连接板固设在所述轮胎输出轴的一侧,所述电机通过链条组件带动所述轮胎输出轴转动。
所述的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的定子与所述的转子轴承间隙配合,所述的转子两端伸出所述的定子外,在所述转子一侧的伸出端套装结合有自动离合器机构。
所述的自动离合器机构包括主动盘和从动盘,在所述的主动盘上设有离合器弹簧,所述的离合器弹簧与离合器摩擦蹄块相连接。
在所述的转子另一侧的伸出端设有轴流风扇。
在所述的电机、自动离合器机构、链条组件的外侧设有箱体。
在所述轮胎输出轴与所述链条组件连接处设有单向离合器。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改进,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
1、电机通过连接板固设在轮胎输出轴的一侧,保证车辆的装车重心在车辆的中心位置。
2、采用了自动离合器装置,这种离合器是在2000转时才开始工作的,这样可将电机转动惯量储存在自动离合器的蹄块上,蹄块有蓄能弹簧,然后转化为可利用的动能输出,节约能量。
3、电机另一端增加轴流风扇,散热性能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动摩托车动力输出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动摩托车动力输出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
1-轴流风扇;2-风扇罩壳;3-右箱体;4-定子;5-转子;
6-主动链轮;7-从动盘;8-离合器摩擦蹄块;9-主动盘;
10-离合器弹簧;11-链条涨紧器;12-传动链条;13-单向离合器;
14-左箱体盖;15-左箱体;16-轮胎;17-钢圈;18-碟刹盘;
19-轮胎输出轴;20-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动摩托车动力输出装置,包括电机、自动离合器机构、轮胎输出轴19、,轮胎输出轴19外侧套接轮胎16,电机通过连接板20固设在轮胎输出轴19的一侧,电机通过由传动链条12、链条涨紧器11组成的链条组件带动轮胎输出轴19转动。
电机包括定子4和转子5,定子4与转子5轴承间隙配合,转子5两端伸出定子4外,在转子5一侧的伸出端套装结合有自动离合器机构。自动离合器机构包括主动盘9、从动盘7、离合器弹簧10和离合器摩擦蹄块8,在主动盘9上设有离合器弹簧10,离合器弹簧10与离合器摩擦蹄块8相连接。
在转子4的另一侧的伸出端设有轴流风扇1。在电机、自动离合器机构、链条组件的外侧设有箱体3、15。在轮胎输出轴19与链条组件连接处设有单向离合器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智光,未经李智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84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低温空气源热泵一体化采暖热水空调装置
- 下一篇:节能燃气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