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平面变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47467.3 | 申请日: | 2009-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780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林哲仕;吕理敦;吴名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信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30/06 | 分类号: | H01F30/06;H01F27/24;H01F27/40;H01F27/3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 静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面 变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平面变压器,尤指一种具有电磁干扰屏蔽(EMIShielding)的平面变压器。
背景技术
变压器为各式电子装置,如电源供应器或电源转换装置等运作时不可或缺的基本组件,其中又以高频的变压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等的特性,因此可用于要达到轻薄要求的电源,并且随着电子装置朝向小型化、薄型化、高功率等的趋势发展下,变压器也需朝体积小且结构扁平的方向改良,通过应用于如LED的驱动、通信用电源、特殊要求的高单价消费性电子产品电源等。因与同样功率的传统变压器相比下,扁平(平面)变压器体积缩小电气特性更佳,更可达轻薄的要求,并在相同的体积下可做到更大的功率输出的特性。
如图6所示,为现有的一种平面变压器,包含一上磁芯11、一下磁芯12、一电路板13及多个接脚14,上、下磁芯11、12为相对称的结构,电路板13可为多层相互压合结构且具有一绕线线路以形成一主级绕组与一次级绕组(未图示),接脚14一端设置于电路板13内以与绕线线路达成电连接,而电路板13设置上、下磁芯11、12间,上、下磁芯11、12可使用点胶的方式而相互黏着。接脚14的另一端可用于与一系统电路板上多个相对应的连接垫藉由表面黏着技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SMT)而连接(未图示),使平面变压器固定于系统电路板上。藉此,便可利用上、下磁芯11、12与电路板13的绕线线路间的电磁耦合作用,以达到电压转换的目的。
然而,上述现有的平面变压器容易产生电磁干扰(EMI),尤其是高频的使用下,电磁干扰的情形更是严重,使得精密的电子组件受到干扰。更进一步的说,传统的变压器使用于开关电源中,作用在于转换电压与电流,而在开关电源操作时变压器的线圈带有高频电流,因此变压器实际上已成为接收电场的天线,并发散出噪声,而使得电子组件受到干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平面变压器,主要在于一集成电路板中形成有电磁干扰屏蔽(EMI Shielding)的构件,从而具有防电磁波干扰的功效,以防止高频使用下,使精密的电子组件受到干扰。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平面变压器,包括:一磁芯组,具有相对设置的一第一磁芯及一第二磁芯,该第一磁芯具有一第一伸入部及该第二磁芯具有一第二伸入部;一集成电路板,设置于该第一磁芯及该第二磁芯之间,且该第一磁芯的第一伸入部及该第二磁芯的第二伸入部分别伸入该集成电路板内,该集成电路板内形成有主级绕组和次级绕组;两个具有开放口的遮蔽金属箔,间隔的设置于该集成电路板内,该两个遮蔽金属箔区隔该初级绕组及该次级绕组;两组连接结构,设置于该集成电路板相对的两边端部,以位于该两个遮蔽金属箔的边缘,且该两组连接结构电性连接该两个遮蔽金属箔,使该两个遮蔽金属箔电性连通;以及多个导电对象,设置于该集成电路板,且该初级绕组及该次级绕组分别与对应的导电对象电性连结,及该两个遮蔽金属箔与对应的导电对象电性连结以形成接地。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效益:由于集成电路板中设有遮蔽金属箔和连接结构的设计以形成电磁干扰屏蔽(EMI Shielding),从而具有防电磁波干扰的功效,以防止高频使用下,使精密的电子组件受到干扰。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二),其中绘示集成电路板呈多层分解的示意;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三),其中绘示连接结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四),其中绘示集成电路板呈多层分解及连接结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
图6为现有平面变压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上磁芯11 下磁芯12
电路板13 接脚14
本实用新型
磁芯组20
第一磁芯21
第一基壁211 第一侧壁212
第一伸入部213
第二磁芯22
第二基壁221 第二侧壁222
第二伸入部223
集成电路板30
边端部301、302
通孔31 初级绕组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信兴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信兴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74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