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后尿道吻合引导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47398.6 | 申请日: | 200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14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潘进洪;陈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1 | 分类号: | A61B17/11;A61B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0 | 代理人: | 王琳;顾小曼 |
地址: | 400038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尿道 吻合 引导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腹腔镜膀胱尿道吻合和开放手术后尿道吻合时,引导缝针进出的辅助手术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后尿道吻合引导器。
背景技术
在外伤性后尿道狭窄、前列腺癌根治术过程中,需要进行后尿道吻合,但由于后尿道位于盆腔内,在膀胱与盆底肌肉之间的狭小空间内,位置较深且直径较小,切断后尿道内腔一般又呈闭合状态,对手术医生造成视野不好,在进针、出针时常无法判断尿道腔,吻合较为困难,吻合效率低下,吻合效果不确实。
目前手术中通常的解决的办法是,在吻合进针前,在后尿道内置入尿管或尿道探子等尿道内支撑物,将尿道腔撑开,进针同时将尿道内支撑的尿管或尿道探子退出,这样可以避免误缝对侧的尿道壁,但在运用过程中也发现存在以下的不足:第一、进针和尿道内支撑的退出必须配合严密,进针过快而支撑物退出慢,则可能将针误缝在支撑物上;反之,如果进针慢而支撑物退出过快,则会因尿道腔很快闭合而无法进针;第二、在腹腔镜膀胱后尿道吻合时,受器械功能的影响,进针角度常难以掌控,尿道内支撑物虽可以引导缝针的进出,但对进针角度的控制没有帮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对尿道形成良好支撑的后尿道吻合引导器,该引导器可以保证在尿道吻合过程中尿道腔的开放,并对进针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以避免出现用尿管或尿道探子支撑的缺点和不足,提高吻合效率,减少操作困难,确保吻合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尿道吻合引导器,包括一体的圆柱体形体部和头部,头部具有尖端,在头部的尖端设置有一个U形槽,U形槽位于头部尖端中间部分,U形槽两边形成有支撑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后尿道吻合引导器,在进行后尿道手术吻合时,先将引导器伸入到后尿道的断端处,使引导器的头部尖端与尿道断端平齐,此时U形槽的两边的支撑臂将尿道断端撑开,U形槽的空间可供吻合针进出,引导器只需保持固定位置而不需要反复进出便可以对缝合针进行引导,从而完成了对后尿道吻合;同时U形槽还具有一定的方向性,通过旋转引导器,可以使U形槽的开口对向尿道断端的不同部位,对吻合针缝合尿道的不同部位起到引导作用。该引导器可以保证在尿道吻合过程中尿道腔的开放,并对进针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以避免出现用尿管或尿道探子支撑的缺点和不足,提高吻合效率,减少操作困难,确保吻合效果。
由于后尿道吻合引导器需要高精度的表面处理来保证其表面光滑程度,为了加工方便,进一步限定U形槽是通槽,即将头部尖端中间部分完全切除,加工成这样的U形通槽的后尿道吻合引导器能更好的达到供吻合针进出和对缝合针进行引导的作用。
根据具体的人体尿道的需要,进一步,限制所述的U形槽深0.8厘米,宽0.4厘米,支撑臂宽度为0.2厘米,这样的引导器由不锈钢制成,支撑臂有足够的强度对尿道形成良好支撑,U形槽内空间即为吻合针进出的空间,能保证吻合针的自由进出空间。
同样的道理,由于24F,即直径8毫米粗细的园柱体能适应大多数人尿道的粗细,故进一步,限制后尿道吻合引导器的圆柱体形体部的直径为8mm。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后尿道吻合引导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左视示意图。
图中,1是圆柱体形体部;2是圆柱体形头部;3是U形槽;4是支撑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尿道吻合引导器,包括一体的圆柱体形体部1和头部2,头部2具有尖端,圆柱体形体部1的直径是8mm,在头部2的尖端设置有一个U形槽3,U形槽位于头部2尖端中间部分,U形槽两边形成有支撑臂4,其中,U形槽3是通槽,深0.8厘米,宽0.4厘米,支撑臂4的宽度为0.2厘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运用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开放手术后尿道吻合:引导器通过膀胱和尿道内口进入后尿道,引导器的头部2尖端与尿道断端平齐,U形槽3置于垂直位,此时U形槽3的两支撑臂4将尿道断端向两侧撑开,U形槽3的中央空间则可供吻合针进出,吻合后尿道的后壁和前壁;旋转引导器,可将U形槽3的槽口对向相应的吻合部位,进行其他方向的尿道吻合。
第二种是后腹腔镜后尿道膀胱颈吻合:引导器从前尿道进入后尿道,引导器的头部2尖端与尿道断端平齐,U形槽3置于垂直位,先吻合后尿道与膀胱颈后壁;然后旋转引导器,将U形槽3对准后尿道的侧壁,吻合尿道侧壁;最后置入尿管,吻合膀胱颈及后尿道前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73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