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梯田离心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47240.9 | 申请日: | 200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90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1 |
发明(设计)人: | 苏贻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贻随 |
主分类号: | B04B3/00 | 分类号: | B04B3/00;B04B7/08;B04B7/16;B04B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2004 江苏省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梯田 离心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离设备,特别是一种梯田离心机。
背景技术
锥篮离心机用于悬浮液的分离,现有技术中,锥篮离心机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实现固液分离,滤液透过滤网排出机外,固体颗粒则沿滤网表面由小端往大端运动直至卸出,由于摩擦的原因导致滤网的滤孔变大和损坏,造成固体颗粒的流失和机器的震动,因为要经常更换滤网,所以只能对转鼓采用悬臂支撑结构,这就更加剧了机器的震动:频繁更换滤网,不能处理较细物料,震动大,是锥篮离心机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主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结构合理,使用领域广泛和生产效率高的梯田离心机。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梯田离心机,其特点是:设有梯田式圆锥形转鼓,布料器安装在转鼓内的最底层,前拦液板和橡胶垫安装在前机壳与后机壳中间,视镜设置在前机壳的正上方,转鼓外有后机壳,滤液从后机壳的排液管排出,前机壳与后机壳相连,滤渣从前机壳出料口卸出,转鼓的驱动由电动机和主轴完成,电动机安装在支座上,支座安装在后底座上,主轴的一端与转鼓相连,另一端通过轴承座安装在前底座上,前后底座下面装有减震器。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转鼓是由若干个直径大小不等的直筒转框组合而成,酷似圆形梯田,滤网在滤网支架的支撑下,依次安装在转鼓的每个直筒转框内。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电动机与转鼓直接相连,主轴与转鼓的另一端相连后通过轴承座安装在前底座上,转鼓安装在前底座和后底座的中间。
在工作的初始阶段,固体颗粒在滤网的拦截下,瞬间充满了所有的梯田台阶,形成了一个几乎只能看到固体颗粒而看不到梯田的圆锥体内表面,滤网被全部掩埋,后续的固体颗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则沿着填充梯田的固体颗粒表面由小端往大端运动,最终经卸料口排出,实现了自动连续卸料,填充梯田的固体颗粒帮助滤网充当了过滤介质的角色使后续的固体颗粒没有机会与滤网产生摩擦,从而使滤网的使用寿命有了空前的提高,因为转鼓采用的是双点支撑结构,机器的震动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图中:1、前底座;2、轴承座;3、主轴;4、前机壳;5、视镜;6、转鼓;7、滤网;8、滤网支架;9、加料管;10、前拦液板;11、胶垫;12、布料器;13、后机壳;14、后拦液板;15、支座;16、电动机;17、后底座;18、减震器。
图2为图1的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梯田离心机,设有梯田式圆锥形转鼓(6),转鼓(6)由若干个直径大小不等的直筒转框以及转鼓底组合而成,滤网(7)和滤网支架(8)根据大小不同,依次安装在直筒转框内,转鼓底上有孔,用来连接电动机(16)和主轴(3),主轴(3)的另一端安装在轴承座(2)内并坐落在前底座(1)上;转鼓(6)的两端位置分别安装了后拦液板(14)和前拦液板(10),转鼓内安装了布料器(12),转鼓外装有后机壳(13),前端装有前机壳(4),视镜(5)和加料管(9)分别配置在前机壳(4)上,电动机(16)安装在支座(15)上,支座(15)与后机壳(13)组合后坐落在后底座(17)上,由几个螺栓固定,减震器安装在整台机器的最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贻随,未经苏贻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72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测量钢板不平度的工具
- 下一篇:机动车顶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