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株玉米播种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46499.1 | 申请日: | 2009-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7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李传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传宗 |
| 主分类号: | A01C7/06 | 分类号: | A01C7/06;A01C7/18;A01C7/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30435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玉米 播种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株玉米播种器。
背景技术:目前使用的手动播种器械中,主要有扎眼器和滚动式两种,扎眼器播种效果虽好,但由于用力方式的局限,不仅株距难以掌握,劳动强度大,速度也太慢;各种滚动式,下籽不能直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各种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新产品,使播种工作更加快捷省力,准确可靠,并改善通风透光,提高抗倒伏能力。
双株玉米播种器,由转动的轮、辊部分和相对不动的轴、箱、架部分组成。其特点是:H型框架两叉嘴间设一地轮,地轮中心左右分设各带9个或12个窝眼的排种辊和排肥辊,两辊外端设轴承,以轴贯通;地轮外圈两面各分布9个或12个扎土管,扎土管上端连接内圈,下面的鸭嘴段伸出外圈,左右并列,每对鸭嘴内的下巴与前面的压土板成厂字形连成一体,在拐角处用小轴与鸭嘴串连,小轴中段设可支开压土板的张力簧;两辊上分设种箱和肥箱,箱底前设软分离片,下设排放管,其中左排放管内设清籽片,下端设看籽角,两箱上部用连板与框架固定。
该实用新型播种可靠,株距准确,快捷省力。
附图说明: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图1是左视图,图2是后视图。在图1和图2中:1、地轮,2、排种辊,3、排肥辊,4、连板,5、扶手,6、框架,7、种箱,8、肥箱,9、排放管,10、内圈,11、看籽角,12、鸭嘴,13、张力簧,14、压土板,15、外圈,16、下巴,17、软分离片,18、窝眼,19、清籽片,20、排种孔,21、扎土管,22、叉嘴,23、螺母,24、轴。
具体实施方式:使用前先压好滚子,再根据株距、种粒大小和肥量,调整好地轮1、排种辊2和排肥辊3,然后,装上种肥,手握扶手5前推,与框架6一体的种箱7和肥箱8的排放管9沿着内圈10前行(其中种箱的看籽角11伸出地轮外侧),排种辊和排肥辊及扎土鸭嘴12随地轮前转向下,受张力簧13作用而闭口入土的扎土鸭嘴转到近下中点时,由于张开的压土板14被垅台挤压紧贴外圈15,带动下巴16张口;同时,软分离片17放过窝眼18中种肥,清籽片19迫使种子立即下落,种子沿左排放管滑落到看籽角被地轮侧壁挡住,给出一定的看籽时间,当看籽角前进到与排种孔20相对时,种子立即落进已张开鸭嘴的扎土管21内(另一侧化肥直接落进扎土管),完成播种施肥。
双株玉米播种器的增产措施为:将原来应播两株的距离匀成3株,因此,窝眼数必须是3的倍数,如9个(3组)或12个(4组),每组包括两株定植苗和1株侯补苗位置,如(30+30改为20+20+20)厘米,为了在定植苗缺苗时有苗可移又要节省种子,侯补苗窝眼只开设1个,其余封闭,如(2+1+2+0+2+0)株=9孔辊,(2+1+2+0+2+0+2+0)株=12孔辊。加播6分之1或8分之1的侯补苗种子,比查苗补种可抢前节气,防止出现嫩包米,既增加产量,又提高品质。另外,这种双株式,拉开了每两组双株之间的距离,利于通风透光,提高抗倒伏能力。
和扎眼器相比,同样闭口入土,张口出土,播种效果相同,但这种独轮车式,全部重量由大地承担,只需推力即可,且株距准确。而扎眼器上提下扎时都要用力,株距也容易“走样儿”,不仅双肩酸痛,效率也相对低下。
昂贵的种子价格,迫使人们不得不播单粒,现有滚动式的缺点就是下籽不能直观。和滚动式相比,该机将紧贴地面的种箱改设到轴的上方,利用其与地面间的落差设看籽角,看一粒播一粒,种的放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传宗,未经李传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64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