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咖啡机的分离式水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46163.5 | 申请日: | 200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981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刚;陈仲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1/46 | 分类号: | A47J31/46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粤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强熙 |
地址: | 52830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咖啡机 分离 式水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咖啡机,特别是咖啡机的分离式水嘴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咖啡机采用连管结构,将水管与顶盖连接在一起,顶盖打开时水嘴随顶盖打开而转动打开。由于连管为密封结构使之配合紧密,顶盖开盖时不顺畅,不适合顶盖自动开盖,而且开盖方向只能按水嘴出水方向打开。如果顶盖开盖顺畅,则连管密封效果不好,热水会回流到水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既能保证顶盖开盖顺畅又能保证煮咖啡时热水不会回流到水箱的分离式水嘴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咖啡机的分离式水嘴结构,包括设置机身上部的水箱和漏斗架,其结构特征是水箱上部设置有出水嘴,出水嘴上设置有伸缩式开闭机构;顶盖上设置有水嘴连管,合盖时,出水嘴上端伸入水嘴连管形成热水通道;开盖时,出水嘴上端与水嘴连管分离。
所述伸缩式机构包括依次套置在出水嘴上部的密封圈、复位弹簧、水嘴盖和密封套,出水嘴下部设置有滑槽,水嘴盖的插脚插入前述滑槽中滑动配合。密封圈包括上密封圈和下密封圈,上密封圈设置在密封套与水嘴盖之间,水嘴打开时与水嘴盖上孔密封,防止热水向上喷射;下密封圈设置在复位弹簧下端,水嘴闭合时防止热水回流到水箱.水嘴盖为筒状,两侧向下延伸出插脚,插脚下端设置有限位倒勾。
所述顶盖下方设置有内盖,内盖上设置有出水孔;顶盖和内盖之间设置有水嘴连管,水嘴连管一端的进水孔孔径大于出水嘴上端的外径,而小于密封套的外径,以便于合盖时前述进水孔抵压在密封套的外沿。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顶盖从上打开加水及加咖啡粉的咖啡机,水嘴通道一部分固定在顶盖上,另一部分固定在水箱上与进水管连接,煮咖啡时当顶盖盖上时,水嘴通道上下两部分连通,热水从发热管出来经过水嘴通道流到咖啡篮中冲泡咖啡。打开顶盖时,水嘴通道上下分离,水嘴盖在复位弹簧作用下向上将上密封圈闭合上面开口,使热水改变方向向下流入水箱内,不会向上飞溅。其结构简单合理,开盖轻便自如,热水流动顺畅,顶盖闭合时热不会流入水箱,缩短煮咖啡时间,节约电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合盖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开盖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顶盖、2为水嘴连管、2.1为进水孔、3为内盖、3.1为出水孔、4为密封套、5为上密封圈、6为水嘴盖、6.1为插脚、7为复位弹簧、8为下密封圈、9为出水嘴、9.1为滑槽、10为O形环,11为漏斗架、12为水箱、13为机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3,本咖啡机的分离式水嘴结构,包括设置机身13上部的水箱12和漏斗架11,水箱12上部设置有出水嘴9,出水嘴上设置有伸缩式开闭机构;伸缩式机构包括依次套置在出水嘴9上部的密封圈、复位弹簧7、水嘴盖6和密封套4,出水嘴9下部设置有滑槽9.1,水嘴盖的插脚6.1插入前述滑槽中滑动配合。密封圈包括上密封圈5和下密封圈8,上密封圈5设置在密封套4与水嘴盖6之间,水嘴打开时与水嘴盖6上孔密封,防止热水向上喷射;下密封圈8设置在复位弹簧7下端,水嘴闭合时防止热水回流到水箱.
顶盖1下方设置有内盖3,内盖上设置有出水孔3.1;顶盖和内盖之间设置有水嘴连管2,水嘴连管一端的进水孔2.1孔径大于出水嘴9上端的外径,而小于密封套4的外径,以便于合盖时前述进水孔抵压在密封套4的外沿。顶盖1盖上时,水嘴盖6和密封套4被固定在顶盖1上的水嘴连管2下平面,且向下移动约10mm,并使外圈密封,出水嘴9的开口伸入水嘴连管2内腔与之连通,热水流入咖啡篮中冲泡咖啡,下密封圈8与水嘴盖6底部密封,不使热流回水箱。
当打开顶盖1时,水嘴盖6和密封套4被复位弹簧7顶起10mm,贴到上密封圈5,出水嘴9流出的水改变方向向下流入水箱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61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