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炭化炉可燃气体收集利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46135.3 | 申请日: | 200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22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宗久;王宗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亿源炭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7/18 | 分类号: | C10B57/18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云和 |
地址: | 0637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炭化 可燃 气体 收集 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炭化炉副产品的收集利用装置,特别是一种炭化炉可燃气体收集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炭化炉可燃气体是以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资源为原料的炭化生产中所产生的副产品之一,目前的炭化生产技术是在炭化生产的同时将木焦油、木醋液两种副产品进行回收,解决了炭化中烟气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提取出新的产品。但对于炭化过程中产生的可燃气体没有进行回收利用,同时由于可燃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炭、乙烯、丙烯等有害气体,为了避免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只能将其在炭化生产的同时进行燃烧,无法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可见,炭化炉可燃气体是一种很好的燃料,但将其直接烧掉则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目前炭化炉可燃气体无效燃烧而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炭化炉可燃气体收集利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炭化炉可燃气体收集利用装置,包括炭化池、一级过滤器、旋流净化器、除焦过滤器、冷凝分离器,炭化池的烟气出口与一级过滤器的烟气入口连接,一级过滤器的烟气出口与旋流净化器的烟气入口连接,旋流净化器的烟气出口与除焦过滤器的烟气入口连接,除焦过滤器的烟气出口与冷凝分离器的烟气入口连接,冷凝分离器的燃气出口装有罗茨风机并通过燃气输入管道与一次水封连接,一次水封的燃气出口与二次水封的燃气入口连接,二次水封的燃气出口与一次过滤器的燃气入口连接,一次过滤器的燃气出口与二次过滤器的燃气入口连接,二次过滤器的燃气出口与储气罐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将冷凝分离器分离出的燃气,利用水封和过滤装置,对燃气再依次进行冷却、分离、过滤、提纯直至收集到储气罐,然后再通过分户管道将洁净的燃气输送到各个用户,炉灶与管道可直接连接,用户使用时打开阀门即可使用,无需专门储存,使用非常方便,解决了传统炭化炉可燃气体无效燃烧而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水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二次水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次过滤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二次过滤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给出的炭化炉可燃气体收集利用装置,如图1所示,由炭化池1、一级过滤器2、旋流净化器3、除焦过滤器4、冷凝分离器5、罗茨风机6、燃气输入管道7、一次水封8、二次水封9、一次过滤器10、二次过滤器11、储气罐12、分户管道13构成。炭化池1的烟气出口与一级过滤器2的烟气入口连接,一级过滤器2的烟气出口与旋流净化器3的烟气入口连接,旋流净化器3的烟气出口与除焦过滤器4的烟气入口连接,除焦过滤器4的烟气出口与冷凝分离器5的烟气入口连接,冷凝分离器5的燃气出口装有罗茨风机6,并通过燃气输入管道7与一次水封8连接。所述一次水封8的燃气输入管道7由其水封罐体14中上部引入至水封罐内后向下弯曲90°,其管道口部插入水封罐内的冷水层17中,冷水层17上方的水封罐内设置有向上倾斜的导流板16,水封罐体14顶部设置有燃气出口15,该燃气出口15与二次水封9的燃气入口21连接。所述二次水封9其燃气入口21设置在水封罐体18中下部,其燃气出口19设置在水封罐体18顶部,水封罐内中上方设置有向下倾斜的导流板20,该二次水封9的燃气出口19与一次过滤器10的燃气入口23连接。所述一次过滤器10其燃气入口23设置在过滤罐体22中下部,其燃气出口24设置在过滤罐体22顶部,过滤罐内设置有两层由玉米芯制成的脱水过滤层25和26,一次过滤器10的燃气出口24与二次过滤器11的燃气入口28连接。所述二次过滤器11其燃气入口28设置在过滤罐体27中下部,其燃气出口29设置在过滤罐体27顶部,过滤罐内设置有两层脱水过滤层,下层脱水过滤层31由玉米芯制成,上层脱水过滤层30由焦炭制成,该二次过滤器11的燃气出口29与储气罐12连接,该储气罐12设置有向用户提供洁净燃气的分户管道13。
以下是本装置的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亿源炭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河北亿源炭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61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组装式理论力学教具
- 下一篇:一种新型语文教学图示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