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指式手套医用约束带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145417.1 | 申请日: | 2009-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559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晓静 |
| 主分类号: | A61F5/37 | 分类号: | A61F5/37;A61G7/0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48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指 手套 医用 束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临床护理用具,特别涉及一种康复用一指式手套医用约束带。
背景技术
现实生活中,意识障碍的住院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出现不配合治疗,拔除身上各种治疗管路的现象,使得治疗护理过程中断,严重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对这类患者常需要给予肢体上约束。目前医院临床常用腕部约束带,长方形棉布,两头有尼龙搭扣,缠绕手腕一周后,以尼龙搭扣固定,背侧缝制一长条带,用以固定在床档上,解决了手臂的有大范围的活动而导致医疗事故的大量发生,但是现有技术存在一个缺陷,那就是对手掌固定的不足,而手掌随意活动不配合治疗的时有发生;或者为达到约束效果,常常需要用力绑缚,使被固定手臂肿胀;这样给医院和患者家属造成很大的困惑,影响了治疗和护理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手掌和手腕同时受到约束约束带,与普通约束带相比,特别是手掌的限制对解决不配合治疗的问题起到很好的作用,为解决上述对手掌固定不足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指式(不分手指的)手套式约束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由一柔性材料制成的圆筒形包覆带,在其背部缝制第一长条细带组成,在包覆带的一端缝接有手套实现对手掌部固定,防止手指的灵活活动
本实用新型还可进一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为了更好的固定手掌部,在所述的手套背部设有缝制第二长条细带,系在床边,防止手掌整体活动。
为了防止手掌曲握成拳,避免抓握其他物品,在所述的手套手掌侧内设一厚的垫层,该垫层可以为毛毡。
为了方便观察末梢血运,进行皮血氧饱和度检测,在手指部设有开口。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约束带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约束带的手背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约束带的手掌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约束带的手背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约束带的手掌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包覆带
2-搭扣
3-第一长条细带
4-手套
5-第二长条细带
6-垫层
7-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目前医院临床常用腕部约束带(参考图1),采用两头有尼龙搭扣的长方形棉布,缠绕手腕一周后,以尼龙搭扣固定,背侧缝制一长条带,用以固定在床档上,防止患者腕部的活动。该束带设计简单,只固定了腕部,固定侧手指可自由活动,患者可自行解开约束带,或拔除手指能触及的治疗管路,未真正起到约束作用。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一指式手套约束带,参考图2和图4,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约束带包括一柔性材料制成的圆筒形包覆带1,在其背部缝制第一长条细带3,在包覆带1的一端缝接有一指式(不分手指的)手套4实现对手掌部固定;其中,一指式手套4,长度20cm,宽14cm,腕部延伸加长10cm,腕宽12cm,在腕部背侧中央部位缝制第一长条细带5,带长100cm,宽5cm,第一长条细带5两端分别向前缠绕手腕一周后固定在床上。手套背侧距顶端4cm处开口,上片距顶端4cm,下片距顶端3cm,上下片重叠1cm,重叠片中央部位缝制尼龙搭扣。手套掌侧以双层棉布内衬厚0.5cm毛毡6缝制(图3和图5),限制手指弯曲握成拳,使被约束手不能抓握其他物品,从而避免治疗管路被意外拔除;进一步,在手套背侧腕部上方9cm处缝制第二条长条细带5,带长100cm,宽5cm,第二条长条细带两端分别向前环绕手指一周后向后固定在床上,延伸的手套腕部起到了固定手掌的作用,并使该约束带能固定在床档上;为了方便观察末梢血运,进行皮血氧饱和度检测,在手指部设有开口7。该约束带参照成年男女手套的尺寸,设计成大小型号,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该手套式约束带为纯棉布设计,舒适透气。与目前使用的约束带相比,其约束效果更确实,不会引起患肢肿胀,增加了患者的舒适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晓静,未经李晓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54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