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养育箱的换气均匀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45339.5 | 申请日: | 200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629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文耀 |
主分类号: | A01K1/00 | 分类号: | A01K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雪静;逯长明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养育 换气 均匀 化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一种养育箱有关,更详而言之,特别是指一种养育箱的换气均匀化装置。
背景技术
为确保实验的精准度,对于一般实验用白老鼠的饲养环境有严格的标准,特别是无污染与无菌的基本要求,一般常见的做法,是将实验室用的白老鼠放入特制的养育箱中,该养育箱可连接外在的换气装置,并安装有供水瓶,以提供实验鼠饮水;其中,该换气装置主要是为确保养育箱处于无菌状态,并稳定地提供养育箱内的白老鼠呼吸所需的无菌空气,同时,藉由不断输入的无菌空气,也可使养育箱的箱体内部保持正压力,以防止箱体外部的空气自箱体与盖体间的缝隙窜入。
如中国台湾证书号数M289968新型专利,即揭示有一种换气装置的均匀化结构,主要是在该养育箱置放架的侧边设置下宽上窄的楔形状风道,并于风道内部隔出各自独立的进气与出气风道,同时在进气风道不同高度连接进气管,出气风道不同高度连接出气管,藉由该楔形状的风道,使得经由风道流入各进气管或由出气管流入风道的气压均匀化。
但,上述专利案的换气装置,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其进气与出气通道采楔形状设计,当气流从进气风道底端部位的前段送到顶端部位的后段时,其实已经产生严重的风压衰减,且该风压衰减的程度大于楔形状容积变化产生的增益效果,所以无法达到预期的功效,也就是说,越远离鼓风机的养育箱,其所能获得的空气供应量越少,换气质量越差,以致于无法使每一位置的养育箱均能达到良好空气质量的预期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养育箱的换气均匀化装置,希望使每一不同位置的养育箱,均能获得均匀等压的空气,以达到良好供气效果与换气质量。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养育箱的换气均匀化装置,包括:一置放架,可供多数个养育箱置放定位,其具有一轴向延伸的进气集气室、二径向延伸且分别连通该进气集气室两端的进气风道,以及至少一连通于该些进气风道间的进气歧管;该进气集气室预定部位设有一进气口;该进气歧管沿延伸方向的不同位置处,各设置有至少一进气孔,可供该些养育箱的入风口相对连通;一鼓风机,具有一吹风口,可用以与该置放架的进气集气室上的进气口相连通。
该养育箱的换气均匀化装置,其置放架更具有一轴向延伸的排气集气室、二径向延伸且分别连通该排气集气室两端的排气风道,以及至少一连通于该些排气风道间的排气歧管;该排气集气室预定部位设有一出气口;该排气歧管沿延伸方向的不同位置处,各设置有至少一出气孔,可供该些养育箱的排风口相对连通;同时,该鼓风机更具有一吸风口,可用以与该置放架的排气集气室上的出气口相连通。
该养育箱的换气均匀化装置,其置放架在该些进气风道间的不同高度处设置有多数个进气歧管。
该养育箱的换气均匀化装置,其进气集气室两端分别连通于该些进气风道的底端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养育箱的换气均匀化装置,包括:一置放架,可供多数个养育箱置放定位,其具有一轴向延伸的排气集气室、二径向延伸且分别连通该排气集气室两端的排气风道,以及至少一连通于该些排气风道间的排气歧管;该排气集气室预定部位设有一出气口;该排气歧管沿延伸方向的不同位置处,各设置有至少一出气孔,可供该些养育箱的排风口相对连通;一鼓风机,具有一吸风口,可用以与该置放架的排气集气室上的出气口相连通。
该养育箱的换气均匀化装置,其置放架更具有一轴向延伸的进气集气室、二径向延伸且分别连通该进气集气室两端的进气风道,以及至少一连通于该些进气风道间的进气歧管;该进气集气室预定部位设有一进气口;该进气歧管沿延伸方向的不同位置处,各设置有至少一进气孔,可供该些养育箱的入风口相对连通;同时,该鼓风机更具有一吹风口,可用以与该置放架的进气集气室上的进气口相连通。
该养育箱的换气均匀化装置,其置放架在该些排气风道间的不同高度处设置有多数个排气歧管。
该养育箱的换气均匀化装置,其排气集气室两端分别连通于该些排气风道的底端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文耀,未经李文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53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