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动力多功能地面清洁车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45193.4 | 申请日: | 2009-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101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苟于文;谢三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苟于文;谢三江 |
主分类号: | A47L13/00 | 分类号: | A47L13/00;A47L1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连 平 |
地址: | 523000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多功能 地面 清洁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面清洁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动力的地面清洁车。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住宿条件的改善,人们对于室内地面的清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常见的地面清洁工具,如扫地车,大都是电动的,不仅消耗电能,增加使用者的经济负担,而且在使用上存在颇多不便之处,在停电的情况下无法完成地面清洁工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无动力的扫地车,但是,扫地车仅能扫除地面的垃圾,无法消除地面的灰尘,人们还需要用拖把来完成进一步的清洁工作。众所周知的是,普通的拖把需要沾水作业,拖地后不仅地面湿滑容易使人摔倒,而且在拖地过程中地面会遗留使用者的脚印。因此,用湿拖把拖地后,使用者仍需另外使用干拖把再重新拖一次地,非常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无动力多功能地面清洁车,它可以同时完成扫地和拖地作业,使用非常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无动力多功能地面清洁车具有推杆、车厢、滚刷,其中,推杆与车厢活动连接,车厢底部设有滚轮,内部则设有集尘盒,滚刷安装在车厢前端的挡板处,其特征在于:车厢底部于挡板后方设有与推杆活动连接的拖把装置。
所述的拖把装置由湿拖把、吸水海绵、以及干拖把连接构成;其中,湿拖把位于干拖把前端,其顶部设有推杆接头,内部设有与加水装置相连的喷头,吸水海绵夹在湿拖把和干拖把之间。
所述的加水装置包括有水箱、水管、水管接头,其中,水箱通过水箱扣与推杆活动连接,其下端设有水箱开关,水管上端与水箱相连,下端通过水管接头与湿拖把内部的喷头相连。
所述的湿拖把内部于喷头的上方设有弧形罩。
所述的滚刷具有多组绕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刷片,滚刷的外圆与挡板相切。
所述的车厢底部还设有一组驱动轮,滚刷的转轴两端设有滚刷皮带轮,驱动轮的直径大于滚刷皮带轮,两者之间通过驱动皮带相连。
所述的车厢底部两侧设有边刷,边刷位于滚刷前端,其顶部设有边刷皮带轮,边刷皮带轮通过另一组驱动皮带与驱动轮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由于在车厢底部设置了拖把装置,使得清洁车可以同时完成扫地和拖地作业,极大地提高了地面清洁的效率;(2)其扫地与拖地两大系统可以根据需要随意组合和拆装单独使用,非常方便;(3)拖把装置中的湿拖把、吸水海绵、以及干拖把的结合,可达到湿拖和干拖的完美结合,拖地速度和质量更高;(4)加水装置的存在,可使拖把打湿和添加清洁液更为方便自如,从而更进一步提高拖地速度和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湿拖把内部结构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图之一;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图之二;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边刷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见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无动力多功能地面清洁车具有推杆10、车厢20、滚刷30、拖把装置40、加水装置50、驱动轮60、边刷70,其中:
推杆10与车厢20活动连接,车厢20底部设有使清洁车行进的滚轮21,车厢20内部则设有集尘盒21以收集地面垃圾;滚刷30具有多组绕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刷片,它安装在车厢20前端的挡板201处,滚刷30的外圆与挡板201相切,扫地效果较佳。
驱动轮60位于车厢20底部,滚刷30的转轴31两端设有滚刷皮带轮32,驱动轮60的直径大于滚刷皮带轮32,两者之间通过驱动皮带61相连,通过这种结构型式,可以加速滚刷30的转动速度,提高扫地的速度和效率。边刷70位于滚刷30前端,其顶部设有边刷皮带轮71,边刷皮带轮71通过另一组驱动皮带62与驱动轮60相连。见附图6所示:在工作过程中,边刷70将车厢20前方两侧的垃圾100向内扫至滚刷30下方,滚刷30在转动过程中将垃圾100顺挡板201扫入车厢20内的集尘盒21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苟于文;谢三江,未经苟于文;谢三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51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