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载重卷扬机构的过载刹车安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45082.3 | 申请日: | 2009-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0623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潘义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诚岱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1/58 | 分类号: | B66D1/58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钱 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载重 卷扬 机构 过载 刹车 安全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卷扬机械,尤其涉及一种载重卷扬机构的过载刹车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卷扬机械诸如吊车、升降机等均借由一电动马达的动力驱控,将输入动力经过一传动轮加以传输,而最终以其动力输出端进行载重的升降操作,例如吊车的动力输出端固设的链轮与传动链条即是,当其提供重物吊挂进行升降吊物操作,由于吊重操作常面临各种不同工作条件,时有发生吊物过重导致输入动力机构毁损、或吊物过重导致中途失速掉落的危险、或吊物过重急速下放导致严重损坏原动机马达等诸多弊端,究其源由实因卷扬机构的传统煞车与离合器组缺乏有效整合设计,由于传统技术皆以「刹车衬里的摩擦力带动方式」,其确动性显然不足,特别是向下操作时驱动轮以摩擦力带动刹车衬套及刹车体,可能发生无法确实带动的情况,造成无法向下操作而影响其应有的功能无法发挥,甚至导致更严重的安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载重卷扬机构的过载刹车安全装置,其能将棘轮刹车组及滑动离合器整合为一体,使之具过载滑动及刹车功能,其向上操作时有过载的功能,向下时可确实动作,而大幅提升卷扬机构载重升降的操作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载重卷扬机构的过载刹车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水平状枢设传动轴,轴向前端固设一供动力输出的传动轮,其轴向中段外侧是设成螺旋齿的一螺杆部,其轴向末端则设成一具外螺牙的枢接部;一棘轮座是与传动轴同轴固设,其具有轴向凸设的第一颈轴及端侧垂直的第一抵制盘,第一颈轴的外侧且枢设一组棘轮及单向棘爪,单向棘爪恒保持与棘轮的单向啮接,而提供棘轮的正转滑动空转及反转止逆制动;一刹车衬套是螺合枢设于传动轴的螺杆部,具有轴向凸设的第二颈轴及端侧垂直的第二抵制盘,第二抵制盘的端面至少凹设一导引斜槽,导引斜槽的前后侧分别设成一导引斜部及一制止端;一刹车体是活动枢设于刹车衬套的第二颈轴,其具有轴向凸设的第三颈轴及端侧垂直的第三抵制盘,第三抵制盘的轴向以供弹力调整迫紧方式枢设一弹性元件;一驱动轮是活动枢设于刹车体的第三颈轴,以承接一动力源传动轮作正反双向的自由枢转操作;其端面相对第二抵制盘的导引斜槽位置分别凹设一钢珠槽,钢珠槽的前后侧分别设成一较深距内凹的一收纳端及一较浅距内凹的一抵制端,导引斜槽与钢珠槽的夹合空间内活动设一钢珠,以随驱动轮旋转移动移位;借上述组合,能够依第二抵制盘及第三抵制盘相对弹力夹合驱动轮构筑一设定负载的滑动离合器功能及整合棘轮座与单向驱动棘轮共同构筑一机械煞车功能;当过载时,驱动轮向左旋,则刹车衬套静止不动,钢珠沿着导引斜槽移动而跑到钢珠槽的一收纳端,造成驱动轮空转打滑而无法将重物吊升,达到保护的功能;当向下运行的情况,驱动轮向右旋,将钢珠带入钢珠槽的抵制端,而令钢珠相对卡止于导引斜槽的制止端,驱动轮确实迫紧带动刹车衬套向右旋,达成吊重物可确实向下运行。
前述载重卷扬机构的过载刹车安全装置,其中棘轮的齿侧是配合弹簧轴枢架设一单向棘爪,借由单向棘爪恒保持单向齿合该棘轮齿侧的特性,而保持该棘轮正转的滑动轴枢空转及反转的止逆制动。
前述载重卷扬机构的过载刹车安全装置,其中棘轮及驱动轮的端面分别固设一组煞车衬里,以提升侧间的摩擦止煞效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能将棘轮刹车组及滑动离合器整合为一体,使之具过载滑动及刹车功能,其向上操作时有过载的功能,向下时可确实动作,而大幅提升卷扬机构载重升降的操作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棘轮正转滑动及反转止逆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导引斜槽与钢珠槽对合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驱动轮正反转驱动的平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卷扬操作过载的动作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向下垂吊运行的动作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传动轴10 传动轮11 螺杆部12
枢接部13
棘轮座20 第一颈轴21 第一抵制盘22
棘轮23 单向棘爪24 弹簧241
刹车衬里25
刹车衬套30 第二颈轴31 第二抵制盘32
导引斜槽33 导引斜部331 制止端332
刹车体40 第三颈轴41 第三抵制盘4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诚岱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诚岱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50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灯的卡扣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电动车窗开关耐久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