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式双筒软管回卷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44243.7 | 申请日: | 200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56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周庆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庆文 |
主分类号: | B65H75/38 | 分类号: | B65H75/38;B65H75/44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张克勤 |
地址: | 730050 甘肃省兰州***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双筒 软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管回卷装置。
背景技术
在给旅客列车上水的工作中,软管是连接车厢注水口与股道间上水栓的临时管道,快捷方便。为防止冬季软管内存水冻结,软管使用完后须将软管回卷到栓井内。但软管的自动回卷是软管使用中的技术关键。目前安装在铁路站区的软管回卷装置多数是卧式回卷装置。采用卧式回卷装置,最大的缺点是软管内存水排不干净,在冬季需要用电加热装置保温,耗能很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式双筒软管回卷装置,以解决现有软管回卷装置在冬季软管内存水需要保温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架、软管,在支架底部通过旋转接头连接件连接有旋转接头,旋转接头下端为进水接口,所述支架顶部固定有电动回卷轮组,电动回卷轮组与所述软管相连,支架中心垂直方向设有轴,轴通过下轴承和上轴承与支架相连接,轴上固定有外筒和内筒,内筒位于外筒内部且轴线重合,外筒和内筒通过内外筒连接件相互固定,外筒内壁与内筒外壁形成环形槽;轴下端开有进水口,进水口与所述旋转接头上端连接;所述软管与出水接口相连,出水接口的另一端固定在轴上,与进水口相沟通,出水接口位于内筒底部。
软管盘卷在立式双筒软管回卷装置内,因靠重力作用排净管内存水,冬季可省去电加热保温装置,从而节省能源,降低运行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架3、软管17,在支架3底部通过旋转接头连接件16连接有旋转接头5,旋转接头5下端为进水接口11,可与供水管道连接。支架3顶部固定有电动回卷轮组4,电动回卷轮组4与软管17相连,支架3中心垂直方向设有轴9,轴9通过下轴承7和上轴承8与支架3相连接,轴9上固定有外筒1和内筒2,内筒2位于外筒1内部且轴线重合,外筒1和内筒2通过内外筒连接件6相互固定,外筒1内壁与内筒2外壁形成环形槽18;轴9下端开有进水口12,进水口12与旋转接头5上端连接;软管17与出水接口10相连,出水接口10的另一端固定在轴9上,与进水口12相沟通,出水接口10位于内筒2底部。
支架3固定不动,外筒1和内筒2围绕轴9可做圆周运动。
电动回卷轮组4通过轮组连接机构15固定在支架3的顶部,电动回卷轮组4内的轮组13的轴和电机14同轴相连,软管17绕在轮组13上。
电动回卷轮组4可带动软管17运动。当回卷软管17时,软管17带动外筒1和内筒2旋转,随即软管17在环形槽18内被依次盘卷成螺旋形式,同时排出软管内存水。当拉出软管17时,软管17带动外筒1和内筒2反向旋转,随即盘卷在环形槽18内的软管17被依次拉出。轴9还可通过非电动动力旋转,从而带动外筒1和内筒2回卷软管17。盘卷在立式双筒软管回卷装置内的软管,因靠重力作用排净管内存水,冬季可省去电加热保温装置,从而节省能源,降低运行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庆文,未经周庆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42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