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水防溅坐便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144150.4 | 申请日: | 2009-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674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 发明(设计)人: | 赵英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英光 |
| 主分类号: | E03D11/02 | 分类号: | E03D11/02;E03D11/13;E03D5/012 |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 代理人: | 田玉兰 |
| 地址: | 730000甘肃省兰***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节水 坐便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卫生洁具,具体涉及一种节水防溅坐便器。
背景技术
传统虹吸或直冲坐便器,在排污过程中用水量大。后来出现了专利号为01218260.5的直排式坐便器,其包括有一座便池,在该座便池的底部设置有一能够与排污管道连通的箱体,同时,在箱体内部、座便池排放口的底部枢设有一自动平衡水封门。该自动平衡水封门包括有能够封住座便池底部排放口的水封槽、用于放置配重物的配重箱及连接配重箱与水封槽的枢接装置。该专利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节水,但是由于其坐便器的排污管口的投影都在便槽口的投影范围内,便溺物直接会落入与配重箱连接的水封槽内,为了防止没有冲水的情况下水封槽在便溺物的重力作用下翻转,所以该座便器的配重物的重量较大,排污时需要大量的水使水封槽翻转,即使小便也是如此。该坐便器的排污管口的直径为80mm左右,排污口直径大,用来封堵下水道内异味回流的存水深度深,从而导致水封的用水量太大,浪费水资源。因此,专利号为01218260.5的直排式坐便器在一定程度上节水效果仍不够理想。另外,坐便器的排污管口的投影在便槽口的投影范围内,由于排污管内有防异味的水封,当便溺落入便槽时常常会溅水到使用者的身体上,造成使用者心理顾虑而影响排便,严重时还会造成各种细菌和病毒的交叉感染,从而影响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水防溅坐便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节水防溅坐便器,包括缸体、便槽、重锤及存水盘,重锤及存水盘设置在便槽排污管口的下方,所述便槽的排污管口的投影设置在便槽口的投影范围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节水防溅坐便器,由于其排污管口的投影设置在便槽口的投影范围外,便溺物不会直接落入排污管,便溺物的重量就不会直接使存水盘翻转,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重锤的配重较轻,排污时需要较少的冲水就能将便溺物冲洗干净,节约了用水。另外,使用者在便溺时不会溅水,有效防止坐便器中的不洁水污染使用者的身体,有利于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1-缸体;2-便槽;3-排污管;3′-排污管;4-排污管口;5-便槽口;6-重锤;7-存水盘。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该节水防溅坐便器包括缸体1、便槽2、重锤6及存水盘7,重锤6及存水盘7设置在便槽排污管口4的下方,所述便槽2的排污管口4的投影设置在便槽口5的投影范围外。所述便槽2的排污管3采用弯管式,排污管3的直径为40mm~60mm。该实施例的水封方式采用动态水封以代替传统的静态水封。国家标准规定坐便器要达到50mm的水封高度来防止下水系统的异味进入室内。由于存水盘7内的积水量远远大于排污管3内的积水量,因此,即使存水盘7内的积水实际淹没排污管3的高度很小,也可以产生数倍的水封压力。当下水系统产生负气压时,异味不会进入室内,并且与现有技术相比此时水封的水流失的较少;当受到来自下水系统内的空气压力时,存水盘7内的水会被压入排污管3内,有效实现50mm的水封高度,从而防止下水系统及隔离箱内的异味进入室内。
由于排污管口4的投影设置在便槽口5的投影范围外,便溺物不会直接落入排污管3,便溺物的重量就不会直接使存水盘7翻转,因此本实施方式的重锤6可以设置较轻的配重,保证没有冲水时存水盘7不会翻转,当有少量的冲水时,存水盘7就会翻转,这种设计相对于现有的坐便器更加节水,特别是对于小便的冲洗,只需少量用水就可以将坐便器冲洗干净,节约了用水。另外,由于排污管口4的投影设置在便槽口5的投影范围外,便溺物不会直接落入排污管3的水封中,使用者在便溺时不会溅水,可有效防止坐便器的不洁水溅到使用者的身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英光,未经赵英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41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外墙板材的后加固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虫防臭地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