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轻型载货车涡轮增压发动机的中冷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43585.7 | 申请日: | 2009-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135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冯东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29/04 | 分类号: | F02B29/04;F28D1/053;F28F21/08;F28F21/06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金惠贞 |
地址: | 230022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轻型 载货 涡轮 增压 发动机 中冷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轻型载货车涡轮增压发动机的中冷器。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系统用的中冷器,又称空对空中间冷却器,简称中冷器。是汽车增压中冷技术中关键的零部件,其主要作用是利用空气来冷却从涡轮增压器出来的高温气体。中冷器一般安装在水箱上。传统的中冷器两侧的气室材料都是铝,气室与主板之间采用纤焊的方式连接,虽然传统的中冷器具有安装方便,散热效果好等优点,但同时它具有以下缺点:由于气室与主板的材料都是铝,焊接工艺要求高,不仅增加中冷器的成本,同时造成中冷器流阻偏大和重量增加,对整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都有很大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涡轮增压发动机的中冷器存在焊接工艺要求高、制造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用于轻型载货车涡轮增压发动机的中冷器。
具体的结构改进技术方案如下:
用于轻型载货车涡轮增压发动机的中冷器包括铝制管带式散热芯子,铝制散热芯子两侧通过主板分别连接着进气侧气室和出气侧气室,进气侧气室和出气侧气室一侧分别连接着进出气管,且进出气管分别连接着软管,所述进气侧气室材料为铝,出气侧气室材料为工程塑料。
所述进气侧气室和出气侧气室一侧连接的进出气管直径大于所连接的软管直径。
所述工程塑料出气侧气室与主板之间的连接为压铸连接。
从增压器流出的120℃左右高温气体通过本实用新型中冷器冷却后,温度降低至55℃左右,故出气侧气室采用塑料材料完全可以满足要求。与现有中冷器比较,在保证了中冷器的散热性能的同时,本实用新型大大减轻了中冷器的重量和减少了中冷器的空气阻力损失,且搭载在汽车上可以有效的降低整车的进气阻力从而提高整车的经济性和动力性;同时塑料气室与主板之间采用压铸方式的连接,密封性更能得到保证。由于塑料气室更容易注塑成型,气室的外形更加美观。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散热性能好,重量轻,空气阻力损失小,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
参见图1,用于轻型载货车涡轮增压发动机的中冷器的铝制管带式散热芯子包括散热管2和散热带3,铝制散热芯子两侧通过主板5分别连接着进气侧气室4和出气侧气室1,进气侧气室4和出气侧气室1一侧分别连接着进出气管,且进出气管连接着软管,进气侧气室4和出气侧气室1一侧连接的进出气管直径大于所连接的软管直径。进气侧气室4材料为铝,出气侧气室1材料为工程塑料,工程塑料出气侧气室1与主板5之间的连接为压铸连接。
整车工作时,涡轮增压器出来的压缩气体,温度较高,通过管嘴进入进气侧气室4,再通过散热带与散热管组成的芯子进入出气侧气室1,最后进入发动机。在通过芯子时,中冷器内部的压缩高温气体与外界冷空气进行热交换,降低气体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35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