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耙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43536.3 | 申请日: | 2009-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828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 发明(设计)人: | 张正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正祥 |
| 主分类号: | A01B19/02 | 分类号: | A01B19/02;A01B23/02;A01B23/04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方 琦 |
| 地址: | 239200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器具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耙。
背景技术
耙是用于表层土壤耕作的农具,其耕作深度一般不超过15厘米。杷在我国的使用已有1500年以上的历史了,并且至尽仍在农业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现在的耙大多为金属制的,重量较大,操作较费力,目前也有木制材料的耙体,但其工作面积较小,难以满足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耙,以解决传统技术的金属耙重量较大,操作费力,以及木制耙由于工作面积较小难以满足需求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耙,包括多个相同的耙体,每个耙体上有耙齿,其特征在于:所述耙体采用木制材料,多个耙体前、后并置拼接为一体,并通过套于多个耙体外侧的套圈固定连接;所述多个耙体上还分别开有多个通孔,耙齿后端有限位台阶,耙齿后端伸入到所述的通孔中,在耙体表面通过螺钉与所述的耙齿内的螺孔结合固定。
所述的并置固定的耙体为二个或多个。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成本较低,通过多个相同耙体组成新的耙,并采用木制材料,不仅可以大大降低耙的重量,同时也增大了工作面积,并且可以根据需要,再增加耙体的个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新型耙,包括两个相同的耙体1,每个耙体上有耙齿2,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耙体1均采用木制材料,两个耙体1前、后并置紧挨拼接为一体,并通过套于两个耙体外侧的套圈3固定;所述两个耙体1上还分别开有多个通孔4,所述耙齿2上有限位台阶,耙齿2后端插入到通孔4中,耙体表面用螺钉与耙齿后端螺合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正祥,未经张正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35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气式颈部固定翻身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波纹管补偿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