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43416.3 | 申请日: | 200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57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潘舒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舒伟 |
主分类号: | A47G21/04 | 分类号: | A47G2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300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用品,具体来说是一种茶具。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茶杯在过滤茶叶时主要采用两种手段,一种是在圆桶形茶杯中设置圆形过滤网,将茶叶控制在茶杯的中下层,虽然达到了过滤茶叶,使其不干扰饮用的目的,但是过滤网卡扣在杯内中部,不便于取出,为清理茶杯带来了困难;另一种是在茶杯内部一侧设置茶叶隔离层,隔离层与茶杯固结在一起,虽然不用取出隔离层,但是清理茶渣更困难,而且容易形成清理死角,为细菌滋生创造了条件。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传统的茶杯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茶勺,不但可以将茶叶控制在茶杯的中下层固定区域,而且方便取出清洗更换茶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茶勺,主要由勺柄(5)、勺窝(6)、滑块(4)、勺盖(2)、弹性杆(3)构成,其特征在于:弹性杆(3)的一端与滑块(4)固结,另一端与网孔状勺盖(2)固结,并且由滑块(4)、弹性杆(3)、勺盖(2)固结而成的组件可在滑块(4)的约束下沿勺柄(5)长度方向前后滑动。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特征:泡茶状态下,勺盖(2)在弹性杆(3)的弹性作用下压紧在勺窝(6)的凹面上,并且勺窝(6)与勺盖(2)的边缘相互配合形成闭合接缝。勺盖(2)表面阵列分布有孔(1),并且孔(1)的内径尺寸小于干燥茶叶单体尺寸。滑块(4)的表面设有防滑齿(7),主要在手指拨动滑块(4)时起到增强附着力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充分释放各种茶叶成分,方便饮用,便于清理茶渣,清洁卫生,结构简单,还可以将滑块从勺柄上滑出后当作普通勺子使用。
附图说明:
图1:茶勺在泡茶状态的示意图
图2:茶勺在清理状态的示意图
图3:滑块与勺柄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1、孔,2、勺盖,3、弹性杆,4、滑块,5、勺柄,6、勺窝,7、防滑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茶勺,主要由勺柄(5)、勺窝(6)、滑块(4)、勺盖(2)、弹性杆(3)构成,其中勺窝(6)与勺柄(5)固结形成普通勺子,弹性杆(3)的一端连接有勺盖(2),另一端连接有滑块(4),共同形成勺盖组件,并且该组件可在滑块与勺柄的配合下(如图2所示),沿着勺柄长度方向前后移动。当用户拨动滑块时,弹性杆和勺盖也跟着滑动。弹性杆是一根具有弹性的杆件,在它的作用下,勺盖可以与勺窝相配合形成闭合接缝的半封闭空间,即配合处形成封闭结构,而勺盖表面阵列分布有孔(1),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网孔状结构,为的是让位于该半封闭结构中的茶叶可以充分向水中释放有效成份。如图2所示,使用时,用户可以通过滑块(4)及其表面的防滑齿(7)将勺盖从勺窝上方移开,此时勺盖在弹性杆作用下,贴附在勺柄上;接着可以将茶叶放置于勺窝中或将勺子探入茶叶容器中取出适量茶叶,之后再通过拨动滑块,使勺盖压紧在勺窝上,茶叶也就被夹存在其中了,最后将茶勺放入茶杯中即可。此处建议使用杯盖带有缺口的茶杯或杯深大于茶勺长度的杯子,以提高茶水冲泡质量。清理茶勺时,只需将其从杯中取出,拨动滑块,使勺盖与勺窝分离,即可轻松去除茶渣。用户也可拨动滑块,使其脱离勺柄即可将茶勺当作普通勺子来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舒伟,未经潘舒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34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边调制型脉冲宽度调制控制器及其方法
- 下一篇:自调式制动三相异步电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