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缓冲收集框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43266.6 | 申请日: | 2009-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166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常亚;梁学楷;江惠敏;冯军;吴向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浩中机械(蚌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3/20 | 分类号: | B21D43/20;F16F15/04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建宏 |
地址: | 233010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 收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行业中用于收集所加工的金属棒材、管材的一种收集框。
背景技术
在冶金行业中的棒材、管材生产线上,对加工好的棒材、管材需要进行收集,通常采用若干收集框进行收集。现有的一种收集框的基本结构为:一支架的两竖直梁的上部各装有一支承轮,在两支承轮上承担有柔性支承带,支承带的一端向支承轮下方延伸后固定,另一端向支承轮下方延伸并跨过一滚轮后与一水平的弹簧的一端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支架固定。这种收集框存在的欠缺是:结构尺寸较宽,占场地较大;支承带在承受冲击时受力不均匀,导致支承带的使用寿命减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冲收集框,它的结构尺寸较紧凑,柔性支承带承受冲击时受力较均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缓冲收集框,一支架的两竖直梁的上部各装有一支承轮,在两支承轮上承担有柔性支承带,在竖直梁的上部固定有一挡板,柔性支承带的两端穿过挡板向下方延伸,柔性支承带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弹簧座,在挡板与弹簧座间设有弹簧,弹簧套在柔性支承带的外部。
将一组收集框排成一行,并对各收集框的支架间进行连接固定,即可由这组收集框进行对棒材、管材的收集。当前一工序加工完成的棒材、管材逐一落在收集框的支承带上时,支承带的两端会带动弹簧座上升,两弹簧受到压迫,棒材、管材与支承带间以及棒材、管材相互间的冲击得到缓冲,进而使棒材、管材的表面得到保护,并使噪音降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缓冲收集框采用柔性支承带两端连接弹簧进行缓冲,对型材的缓冲效果好,并使柔性支承带的受力均匀。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紧凑,拆装、维修方便,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2
在支架1的两竖直梁1a的上部各装有一支承轮7,在两支承轮7上承担有柔性支承带9,在竖直梁1a的上部固定有一挡板6,柔性支承带9的两端穿过挡板6上的通孔6a向下方延伸,柔性支承带9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弹簧座3,在挡板6与弹簧座3之间设有弹簧4,弹簧4套在柔性支承带9的外部。
在竖直梁1的下部固定有一支承板2,弹簧4的两端分别与挡板6和弹簧座3抵靠,弹簧座3落座在支承板2上。另外,在挡板6的底部固定有开有具通孔5a的凸台5。弹簧4的两端分别套在凸台5、弹簧座3外部。
本实施例中柔性支承带9为传动链,支承轮8为链轮,柔性支承带9与支承轮8啮合,在竖直梁1a的上部固定有销轴8,支承轮7装在销轴8上。另外,柔性支承带9还可为尼龙带,相应的支承轮7可采用外部平滑的滚轮。
参见图1
在一竖直梁1a的上端固定有一向其外侧延伸的引导板11。引导板11的作用是将前一工序加工完成的棒材、管材引导到柔性支承带9上。
由图1可见,前一工序加工完成的棒材、管材10通过引导板11落到柔性支承带9上,柔性支承带9受力后的两端会带动弹簧座3上升,两弹簧4受到压迫,进而使棒材、管材10与支承带9间以及棒材、管材10相互间的冲击得到缓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浩中机械(蚌埠)有限公司,未经浩中机械(蚌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32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由锻成形的吊钩模具
- 下一篇:一种感应花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