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均温传热结构的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42431.6 | 申请日: | 2009-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786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董明;尤志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正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50 | 分类号: | H01M10/5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范 晴 |
地址: | 215151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传热 结构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均温传热结构的电池,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均温传热结构的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的进步和电池成本的下降,大大加快了现代移动通讯和家用电器的发展,并促进国防军工、电信技术的发展。可以预言,锂离子电池将成为21世纪人造卫星、宇宙飞船、潜艇、鱼雷、军用导弹、火箭、飞机等现代高科技领域的重要化学电源之一,大容量、高功率的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将成为电动汽车的理想能源。
伴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应用,其安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热稳定性是锂离子电池安全性中值得注意的问题。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伴随着充放电反应的进行,电池内部进行化学反应,进而产生一定的热量,有可能会引起电芯温度升高,电池温度升高引起电池内部的各种副反应,包括SEI膜分解反应、嵌锂碳(LixC6)与电解液的反应、嵌锂碳与粘结剂的反应、电解液分解反应,以及正极材料的分解反应等,这些反应将会大大降低锂离子电池的寿命,如果电池内部反应产生热量大于电池散热量,有可能会使电池温度达到着火点,引起燃烧或爆炸。
因此,如何在电池的使用过程中,将电池内部的热量迅速地转移出电池内部,从而有效地增加电池的内部结构的稳定性,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提高电池的安全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专利《具有均温传热结构的电池》(专利号200520004934.9)中涉及了一种具有均温传热结构的电池,但该均温传热结构是放置在电池组的外部,不能从本质上将电池内部产生的热量迅速转移,因而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均温传热结构的电池,利用均温传热结构的热交换现象,使电池内部产生的热量实时传导到电池外部,快速、及时、高效地降低电池的温度,从而有效地增加电池的内部结构的稳定性,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更为重要的是提高电池的安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均温传热结构的电池,所述电池包括外壳和包覆于外壳内的至少一个电池卷芯,所述电池卷芯内部的空隙处设有至少一个均温传热结构,所述均温传热结构与电池的外壳相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均温传热结构的电池,所述电池包括外壳和包覆于外壳内的至少一个电池卷芯,所述电池卷芯内部的空隙处设有至少一个均温传热结构,所述均温传热结构与电池的外壳连接;所述电池为单体电池;所述均温传热结构包含毛细组织以及工作流体,所述电池卷芯工作时所产生的工作热量会被吸收至均温传热结构中,并利用均温传热结构内的毛细组织及工作流体进行热交换,进而传递到电池壳外;所述均温传热结构与电池的外壳直接相连。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在电池卷芯内部设置均温传热结构,使得电池卷芯工作时所产生的工作热量会被吸收至均温传热结构中,并利用均温传热结构内的毛细组织及工作流体进行热交换,进而传递到电池壳外,从而降低电池卷芯的工作温度,避免电池性能下降和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电池的安全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二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顶盖;2均温传热结构;3外壳;4隔膜;5正极膜;6负极膜;7正极端子;8负极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具有均温传热结构的电池,所述电池包括外壳3和包覆于外壳3内的至少一个电池卷芯,所述电池卷芯内部的空隙处设有至少一个均温传热结构2,所述均温传热结构2与电池的外壳相直接连接。其中均温传热结构2的数目和位置可以根据电池卷芯的数目,即正极膜5或负极膜6的数目和位置确定。
所述均温传热结构2包含毛细组织以及工作流体。
所述均温传热结构2与电池的外壳直接相连。
具体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均温传热结构的电池,所述电池为单体电池,所述电池包括圆柱形钢外壳或铝外壳3和包覆于外壳3内的一个电池卷芯,其中钢外壳或铝外壳3轴向的一端设有顶盖1;电池卷芯包括成圈卷绕的正极膜5、负极膜6和隔膜4。所述电池卷芯内部的正极膜5、负极膜6和隔膜4的中心空隙处设有一个均温传热结构2,所述均温传热结构2与电池的外壳直接连接,即均温传热结构2与钢外壳或铝外壳3的底部直接连接,与顶盖1保持分离。本实施例中外壳3还可以为正方柱形、六边柱形等其它柱体形状。
所述均温传热结构2包含毛细组织以及工作流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正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恒正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24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位加压固定器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LED消防应急灯的自动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