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盖板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142297.X | 申请日: | 2009-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285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 发明(设计)人: | 洪良仕;王继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安市优特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H01M2/36;H01M2/30;H01M2/06;H01M2/26;H01M2/08 |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凌峰 |
| 地址: | 343000江西省吉***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盖板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盖板组件,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盖板组件。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摄像机、数码照相机、PDA(个人数字助理)、电动工具等领域,由于锂离子电池充放电有严格的电压、电流限制,因此,需要外界保护电路对其进行保护。原来电池的电极引出端结构并没有对电池的安装及输出外电路的引线作详细的考虑,普遍的外电路引出方式采用铝镍薄板,这种结构接触电阻较大,影响电池性能指标。另外电池盖上带有铆钉,引出端与电极利用铆接的方法固定在电池盖板上,工序操作起来比较麻烦。还有注液孔普遍采用钢珠封口,这样不利于电池过程中产生气体的排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电池盖板组件,该组件的电极引出端有利于后续输出外电路的连接,外电路与电池连接的更紧密,且注液孔能将过程产生的气体排除。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它包括盖板、注液孔、电极引出端,其特征在于:盖板连接电极引出端,盖板上开有注液孔,电极引出端由螺丝用螺母和密封圈固定在盖板上构成,电极引出端内部连有与电池电极相连的连接片,注液孔用可活动的配件封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密封圈为绝缘垫或通过注塑方式形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密封圈的材料为塑胶或树脂。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片形状为带圆孔的L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片材料为铝、镍、铜、不锈钢或镀银的金属。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注液孔封口配件为楔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注液孔封口配件为开口螺丝、外六角螺丝或开口外六角螺丝。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电极输出端使用带螺纹的螺丝,有利于后续输出外电路的连接,通过螺纹与外电路连接,减小极柱与外电路连接之间的接触电阻,提高电池的电性能指标。内部用连接片与电池电极相连,增大了接触面积,减小了操作难度。电池注液孔能够将过程气体及时排除,减少了电池性能不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盖板 2、注液孔 3、螺母 4、密封圈 5、螺丝 6、连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它包括盖板1、注液孔2、电极引出端,其特征在于:盖板1连接电极引出端,盖板1上开有注液孔2,电极引出端内部连有与电池电极相连的连接片6,电极引出端由螺丝5用螺母3和密封圈4固定在盖板1上构成,注液孔2用可活动的配件封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安市优特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吉安市优特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22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透光板
- 下一篇:封装二次电池的电池壳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