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交换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141956.8 | 申请日: | 2009-03-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689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昆拓冷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13/30 | 分类号: | F24F13/30;F24F12/00;F24F13/2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范 晴 |
| 地址: | 215126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行业的飞跃发展,户外通信、电信机房、大型计算机中心等密闭空间对于散热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同时,随着人们对节能环保的认识进一步加深,近年来热交换器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电信等领域。目前市场上使用较多的热交换器普遍采用的是需要垂直安装的飞碟式风机,成本较高、体积较大、能耗偏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热交换器,具有较低的成本和能耗,可有效减少热损失,提高换热效率,最大化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热交换器,包括拼装式外壳和设于外壳内中部的热交换芯,所述外壳包括后壳体和与后壳体盖合的前壳体,两者由分别分布在外壳四角的四根铜螺柱相连,所述外壳上还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外壳内于热交换芯上侧和下侧分别设有轴流风机,所述轴流风机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热交换芯和轴流风机与后壳体固定,所述进风口包括设于后壳体上部的内部循环进风口以及前壳体下部的外部循环进风口,所述内部和外部循环进风口的位置分别与上侧和下侧的轴流风机的进风侧位置对应;所述出风口包括设于后壳体下部的内部循环出风口以及前壳体上部的外部循环出风口,所述内部和外部循环出风口的位置分别与下侧和上侧的轴流风机的出风侧位置对应。
所述后壳体和前壳体的接缝处设有保温层,该保温层可以为采用高强度胶水粘贴的保温板或保温棉。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拼装式外壳总体结构,内部热交换芯上下端均设有倾斜安装地轴流风机,具有较低的成本和能耗,并提高了换热能效。
2.本实用新型前后壳体相结合处包裹有采用高强度胶水粘贴的保温层,可有效减少热损失,提高换热效率。
3.本实用新型采用密闭式循环冷却系统设计,内外空气隔绝,有效隔离外部空气中的污染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后视图。
其中:1外壳;2热交换芯;3轴流风机;4进风口;41内部循环进风口;42外部循环进风口;5出风口;51内部循环出风口;52外部循环出风口;6前壳体;7后壳体;8铜螺柱;9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热交换器,包括拼装式外壳1和设于外壳1内中部的热交换芯2,所述外壳1包括后壳体7和与后壳体7盖合的前壳体6,两者由分别分布在外壳四角的四根铜螺柱8相连,所述外壳1上还设有进风口4和出风口5,所述外壳1内于热交换芯2上侧和下侧分别设有轴流风机3,所述轴流风机3倾斜设置,具有较低的成本和能耗,提高了换热能效。
所述热交换芯2和轴流风机3与后壳体7固定,所述进风口4包括设于后壳体7上部的内部循环进风口41以及前壳体6下部的外部循环进风口42,所述内部和外部循环进风口41、42的位置分别与上侧和下侧的轴流风机3的进风侧位置对应;所述出风口5包括设于后壳体7下部的内部循环出风口51以及前壳体6上部的外部循环出风口52,所述内部和外部循环出风口51、52的位置分别与下侧和上侧的轴流风机3的出风侧位置对应。这样密闭式循环冷却系统设计,内外空气隔绝,有效隔离外部空气中的污染源。
所述后壳体7和前壳体6的接缝处设有保温层9,该保温层9为采用高强度胶水粘贴的保温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较低的成本和能耗,可有效减少热损失,提高换热效率,最大化降低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昆拓冷机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昆拓冷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19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轴机械控制气动阀
- 下一篇:一种管道封堵夹板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