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砂盘淀粉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41881.3 | 申请日: | 2009-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903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禾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09 | 分类号: | A23L1/09;A23L1/10;A23L1/2165;A23L1/20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苑新民 |
地址: | 317502浙江省温岭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砂盘 淀粉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粮食类物料湿式磨碎的砂盘淀粉磨。
背景技术
湿式淀粉磨碎设备广泛应用于大豆、大米、玉米、薯类等粮食类物料的湿磨碎。湿式淀粉磨碎设备通常由进料斗、磨碎部分、出料斗、机座与电动机组成,其中磨碎部分是其核心,磨碎部分是由上磨盘、下磨盘所组成,物料在磨盘间由于相互撞击、挤压等综合作用,使得物料变细磨碎。当前的湿式淀粉磨碎设备中的磨盘是金属磨盘或者食用烧结砂片以螺母固定在主轴上,在进料斗下有一个可调节大小的进料口,磨出的淀粉粗细是通过调节进料口大小控制物料的进料量来决定,这种方式调节磨碎的淀粉粗细受进料斗中的物料多少所影响,其生产淀粉粗细并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砂盘淀粉磨,它可以实现精确稳定地控制生产的淀粉粗细程度,并且调节方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砂盘淀粉磨主要由进料斗、磨碎部分、出料斗、中间座、底座与电动机所组成。其中磨碎部分包括磨缸、磨盖、上砂盘、下砂盘,其特征在于:上砂盘是由上砂片粘结在上铁盘之上,下砂盘是由下砂片粘结在下铁盘之上而成的。上砂盘是固定连接在机座之上,而下砂盘则随电动机带动的主轴进行旋转。
上下砂片与铁盘的粘接可以使用环氧树脂进行粘结。
为了方便上下砂盘的间隙调整,所述的上砂盘固定在活动螺圈上,由活动螺圈与调节螺套的梯形螺纹付可以调节上下位置,旋转调节螺套时,上砂盘随同活动螺圈升降,从而达到调节上下砂片间隙的目的。
为了更好的磨碎效果,所述的上砂片的内孔底部有一个向外扩展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砂盘淀粉磨的上下砂片使用粘接方式固定在上下铁盘上,其安装平整度可以保证,加上使用活动螺圈与调节螺套的梯形螺纹付调节上下砂片的间隙,其淀粉磨碎的粗细程度可以保证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上砂片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实施例中,砂盘淀粉磨主要由进料斗1、磨碎部分2、出料斗3、中间座4、底座5与电动机6所组成。其中磨碎部分2包括磨盖7、磨缸8、上砂盘9、下砂盘10。上砂盘9是由上砂片11以环氧树脂粘结在上铁盘12之上,下砂盘10是由下砂片13以环氧树脂粘结在下铁盘14之上而成的。上铁盘12的外径与磨缸8的内径相同,并且与活动螺圈15固定连接,通过活动螺圈15与调节螺套16的梯形螺纹付调节上下位置,在调节螺套16的外形上固定有手柄17,通过手柄17旋转调节螺套16时,上砂盘9随同活动螺圈15升降,从而达到调节上下砂片间隙的目的。下砂盘10以盖形螺母18与垫圈19固定连接在主轴20之上,并随主轴转动,主轴以一带轮通过皮带与电动机相连。
如图3所示,上砂片的内孔底部有一个向外扩展的角度,扩展的角度可以在5度到30度之间。
使用本实用新型,当经过清理、浸泡等预处理后的物料由进料斗进行磨碎部分,物料从上砂盘的中心孔落到下砂盘之上,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进入相对运动的上、下砂盘之间,由于物料的相互冲击、挤压和砂盘的剪切、搓撕等综合作用,使物料沿砂盘平面从里到外、由粗到细地达到磨碎目的,最后变成湿淀粉从出料斗流出。根据物料磨碎要求及磨碎后的情况,旋转调节螺套,调节上下砂片的间隙。如磨碎后淀粉过粗,则顺时针旋转调节螺套,使活动螺圈及上砂片向下,从而使上下砂片的间隙变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禾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禾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18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