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贴标机升降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41501.6 | 申请日: | 2009-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87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童园;陆春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庄添财 |
主分类号: | B65C9/00 | 分类号: | B65C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331江苏省昆山市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贴标机 升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切换液晶屏贴标机的升降机构。
背景技术
在液晶屏的生产过程中,刚上流水线的液晶屏需要由与电脑连接的贴标机打印并贴上一张标签,该标签的打印内容包括液晶屏的流水号以及条形码,从而使得该液晶屏在后续的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标签来识别主要材料的规格,如集成电路、背光模组、铁框、软性电路板等,从而实现了快速工业生产的精确控制。
在现有技术下,贴标机被固定在工作高度不变的支架上,当贴标机内的碳带或者标签使用完毕后,贴标机内的感应器会感应到并且发出警告信号,以提示使用者及时更换,但是在更换的过程中,流水线必须停止直至更换完毕,更为重要的是,当贴标机发出警告信号的时候,使用者可能没有注意到或者没有时间去更换,这不但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也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需要停止生产线即可实现贴标机切换的贴标机升降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贴标机升降机构,包括起支撑作用的机架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的机架本体上的升降单元,在所述的机架本体上沿竖直方向平行地设置有两个导轨,在所述的机架本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的导轨相平行的丝杆,所述的丝杆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的机架本体相转动连接,所述的升降单元螺纹连接于所述的丝杆、并且与所述的导轨滑动连接,当所述的丝杆转动时,所述的升降单元将沿竖直方向上升或下降;所述的升降单元包括用于承载第一贴标机的第一托盘,以及用于承载第二贴标机第二托盘,所述的第一托盘与第二托盘均沿水平方向设置。
优选地,在所述的机架本体上还设置有一马达,所述的马达的输出端与所述的丝杆相连接,当所述的马达转动时,可以驱动所述的丝杆同步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的升降单元上升或下降。
更优地,所述的机架本体上还设置有控制电路,所述的控制电路与所述的马达电连接,同时,所述的控制电路还与位于第一贴标机与第二贴标机内部、用于侦测碳带和标签使用情况的感应器相电连接,当贴标机内的碳带或标签使用完毕后,所述的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的马达转动,当所述升降单元升高或降低使得备用的贴标机到达预定的工作高度后,所述的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的马达停止转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当标签或碳带使用完毕后,该机构会自动切换至另一个备用的贴标机,使用者可以在空闲时间更换已经使用完毕的贴标机,这不但节省了生产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也消除了生产中的风险。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使用第一贴标机);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使用第二贴标机);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其中:1、机架本体;2、导轨;3、丝杆;4、升降单元;41、第一托盘;42、第二托盘;5、马达;71、第一贴标机;72、第二贴标机;81、第一液晶屏;82、第二液晶屏;9、标签;10、机械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的贴标机升降机构,包括起支撑作用的机架本体1,以及设置在机架本体1上的升降单元4,在机架本体1上沿竖直方向平行地设置有两个导轨2,在机架本体1上还设置有与导轨2相平行的丝杆3,丝杆3的两端部分别与机架本体1相转动连接,升降单元4螺纹连接于丝杆3,同时升降单元4还与导轨2滑动连接,当丝杆3转动时,升降单元4将沿竖直方向上升或下降;升降单元4包括用于承载第一贴标机71的第一托盘41,以及用于承载第二贴标机72第二托盘42,第一托盘41与第二托盘42均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机架本体1上还设置有一马达5,马达5的输出端与丝杆3相连接,机架本体1上还设置有一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与马达5以及位于第一贴标机71与第二贴标机72内部用来侦测碳带和标签使用情况的感应器相电连接。
下面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庄添财,未经庄添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15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化工操作综合实训装置
- 下一篇:镍离子自动平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