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铸造吊芯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41340.0 | 申请日: | 2009-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4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廖文东;陈财坤;陈祖礼;邓宗钰;黎武新;张浩;刘毅;宁科明;杨双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10 | 分类号: | B22C9/10;B22C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王正茂;彭晓玲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行业中制芯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砂型铸造中对中、大型尺寸手工制作的砂芯吊运、下芯的铸造吊芯装置。
背景技术
中、大型手工制作砂芯的吊运、下芯,传统采用的方法是在砂型铸造生产线上通过人工搬运直接下芯,或者人工搬运到组芯胎具上,机械手通过夹具把砂芯下到铸型上,目前采用的下芯方式的缺点是:
1)机械手使用夹具不灵活,夹具通用性差,机械手使用的夹具一般要根据各品种的砂芯、铸型变化要重新设计制造,夹具花费巨大;
2)人工成本较高,劳动强度大,下芯需要4-8个下芯人员;
3)砂芯无法直接下芯在上外铸型,砂芯下芯都在下外铸型,提高了铸造工艺的复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铸造吊芯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下芯夹具不灵活,夹具通用性差,人工成本高,工人劳动强度大,砂芯无法直接下芯在上外铸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铸造吊芯装置,包括起吊芯骨、吊芯螺杆、吊芯支撑块和螺母,吊芯螺杆一端与起吊芯骨采用套环连接,另一端与吊芯支撑块通过吊芯螺杆上的螺牙和螺母配合紧固连接。
其中,起吊芯骨数量为两根、且平行设置;吊芯螺杆数量为四根,起吊芯骨与吊芯螺杆垂直设置;吊芯支撑块数量为两根,且与相应的吊芯螺杆平行设置。
其中,起吊芯骨整体以及吊芯螺杆的一部分在砂芯制作过程中预埋在待吊运的砂芯内;吊芯螺杆预埋在待吊运砂芯内的部分为吊芯螺杆与起吊芯的连接端。
其中,吊芯支撑块与吊运工具相适配;吊运的砂芯下芯到上外铸型后,所述吊芯支撑块与吊芯螺杆通过螺母紧固在铸型后背面,用于在铸型合箱时、上外铸型进行顶、底面180度反转后,保证砂芯与上外铸型位置度不变。
本实用新型的铸造吊芯装置,通过预埋在砂芯中的起吊芯骨和吊芯螺杆可以保证吊具的灵活性强,避免制造夹具产生的较大费用,且节约了人力成本,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下芯精度,铸件的质量有保证,能合理优化铸造工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铸造吊芯装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吊芯装置使用时与待吊运的砂芯结合后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吊芯装置将吊运的砂芯下芯到上外铸型并已紧固的示意图。
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
1-起吊芯骨,2-吊芯螺杆,3-吊芯支撑块,4-螺母,5-待吊运砂芯,6-上外铸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铸造吊芯装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铸造吊芯装置包括起吊芯骨1、吊芯螺杆2、吊芯支撑块3和螺母4,起吊芯骨1数量为两根、且平行设置。吊芯螺杆数量为四根,起吊芯骨与吊芯螺杆垂直设置;吊芯支撑块数量为两根,且与相应的吊芯螺杆平行设置。吊芯螺杆2的一端与起吊芯骨1套环连接,另一端与吊芯支撑块3通过吊芯螺杆2上的螺牙与螺母4配合紧固连接。本实用新型的铸造吊芯装置是用于对砂芯进行吊运、下芯到外铸型,特别是对砂芯吊运、下芯到上外铸型,同时将砂芯与上外铸型固定的吊芯组件。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吊芯装置使用时与砂芯结合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起吊芯骨1的整体、吊芯螺杆2与起吊芯骨1的连接端部份在砂芯制作过程中预埋在待吊运砂芯5内。在砂芯吊运过程中,吊芯支撑块与吊运工具相匹配,便于吊运砂芯。
图3是本实用新型吊芯装置将待吊运的砂芯下芯到外铸型并已紧固的示意图。吊运的砂芯下芯到上外铸型6后,吊芯支撑块与吊芯螺杆通过螺母配合紧固在上外铸型后背面,达到将所述的吊运砂芯紧固在上外铸型中的效果;所吊砂芯下芯到上外铸型并紧固后,铸型合箱时,上外铸型将进行顶、底面180度反转,吊芯装置能保证砂芯与上外铸型位置度不发生改变。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可以保证吊具的灵活性强,避免新制造夹具所产生的大量费用,且节约了人力成本,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下芯精度高,铸件的质量有保证,能合理优化铸造工艺。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13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