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道式罐外捕汁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41241.2 | 申请日: | 2009-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5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凯;梁欣泉;陆海勤;谢彩锋;梁汉柱;阮才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3F1/00 | 分类号: | C13F1/00 |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王素娥 |
| 地址: | 530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式罐外捕汁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雾沫分离装置,具体是一种蒸发罐蒸发汁汽中糖分分离的管道式罐外捕汁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糖厂蒸发或结晶罐常用的捕汁器均设置在罐内,有钟罩式、离心式、迷宫式、波纹管式等几种形式,一般由低碳钢板组焊构成。其工作原理分为三种:惯性作用,离心作用,表面粘附作用,即使汁汽流动方向反复多次180°角急剧改变,利用液滴的惯性和离心力使之与蒸汽分离。其中使用较好的是波纹板(网)填料式。使用表明,波纹板(网)填料式在使用初期,糖液与汁汽分离效果很好,II效冷凝汽的含糖量可以达到25mg/L以下,甚至低至10mg/L,但使用一两个月后,由于板网粘结阻塞,捕汁效果急剧下降,冷凝水含糖增至250~500mg/L。导致雾沫夹带损失严重,增加锅炉入炉水能源和软化费用;更为严重的是增加了糖厂污水处理负担和费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利用凝聚雾沫、折流、惯性及离心等作用回收汁汽夹带的糖汁,收回效率高且不受使用时限的影响的管道式罐外捕汁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管道式罐外捕汁器,它主要由筒体、旋流器、热水喷头和填料层构成,所述的筒体上部为圆筒形,下部为倒圆锥形,锥底接有出水管;汁汽入口管从筒体顶部中央插入,汁汽入口管下方焊接旋流器;热水管插在汁汽入口管中心,在热水管上焊接1~5个热水喷头;填料层位于罐内壁及入汽管外壁间焊接的支撑架上,填料层成15°~45°的倾角覆盖整个汁汽通道;多条导流板以100mm~300mm的间隔焊于填料层下方的罐内壁上;汁汽出口管安装于筒体的上方,与筒体切线焊接。
上述的热水喷头,为一只或多只无堵塞形螺旋喷头,喷射角60~120°。
上述的旋流器是渐开线式的旋流器。
上述的填料层的填料为丝网填料。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比较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使用热水喷雾洗涤,雾滴含糖量比较低,填料层可整个榨季(大于150天)连续使用不阻塞,II效冷凝汽的含糖量达到入炉要求。
2.应用本实用新型管道式罐外捕汁器,节省锅炉入炉水预热能耗和软化费用;另外,降低煮糖冷凝水含糖量,提高其重复利用率,降低水资源消耗,从源头上解决了冷凝水含糖污染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管道式罐外捕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汁汽入口管1,热水管2,喷头3,圆形外筒4,导流板5;汁汽出口管6,填料层7,旋流器8,出水管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管道式罐外捕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汁汽入口管1,热水管2,喷头3,圆形外筒4,导流板5;汁汽出口管6,填料层7,旋流器8,出水管9。
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捕汁器圆形外筒4与汁汽相同温度的热水经热水管2由喷头3向从汽汁入口管1进入的汁汽喷洒,水珠表面吸附带糖的微粒后,经过旋流器8分离,汁汽中粗化的糖液在折流、惯性、离心作用等协同作用下,迅速脱离汁汽流,部分微小颗粒再由填料层7捕集,经导流板5流下,从出水管9排出,分离出糖液后的汁汽从汁汽出口管6抽走,达到雾沫分离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12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混铁炉兑铁槽的烘烤装置
- 下一篇:用于分子筛灌装机中的灌装模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