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半切式小型丘陵甘蔗收割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40916.1 | 申请日: | 200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7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尚平;梁式;麻芳兰;纪东伟;郑广平;王勇;刘东美;戴小标;林娟;张正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45/10 | 分类号: | A01D45/10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明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5106 | 代理人: | 黎明天 |
地址: | 530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切式 小型 丘陵 甘蔗 收割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甘蔗收割机械,特别是适宜南方丘陵地区使用的整杆式甘蔗收割机。
背景技术
目前甘蔗的收获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整秆式收割,另一种是切段式收割,前一种作业效率低、收获成本高并且切割甘蔗的宿根质量差,后一种设备成本高,而且对地形适应能力不够强,不适宜我国南方丘陵地区甘蔗种植的农艺要求。
我国目前自行研制的联合收割机有侧挂式、剥叶式整杆收获机型,切断式收获机型等,它们的自动化程度不高而且在平地种植,蔗株大小均匀,倒伏不严重的情况下,基本上能正常的工作。在我国南方以及东南亚大部份国家等甘蔗种植主要地区处于丘陵地带,受台风、季风影响,甘蔗生长较为杂乱且倒伏严重,蔗地杂草从生。在这样的恶劣条件下,以上机型不能正常工作。所以以上机型的应用和推广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人们对甘蔗收割机的结构进行了许多改进,使之适合我国南方丘陵丘陵地区的甘蔗收割机,公开文献也报道过各种甘蔗联合收割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甘蔗收获质量和效率,特别是可以进行整杆式收割、半切式集蔗、结构紧凑、适应于丘陵地区的作业,具有切稍、扶蔗、砍蔗、物流输送、剥叶、集蔗等整套工作流程的高强度劳动作业的自动化小型甘蔗收获机。
本实用新型是在原申请人申请的砍蔗、断尾、剥叶、甘蔗联合收割机等中国专利的基础上,经过优化组配和改进后重新设计出来的,其技术方案如下:
半切式小型丘甘蔗收割机包括动力系统、断尾、扶蔗、砍蔗、喂入、输送、剥叶、集蔗和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动力系统由柴油机、行走驱动机构、变速机构和分动器构成,分动器给切稍、扶蔗、砍蔗、喂入、输送、剥叶和集蔗机构提供动力,扶蔗机构安装在收割机前端下方,断尾装置安装在收割机前端上方,喂入机构、输送机构、剥叶机构组成甘蔗物流系统,喂入和输送机构采用中间腹卧式夹持辊传递机构,布置在收割机的中部,剥叶机构位于驾驶室和中间腹卧式夹持辊传递机构的后面,紧靠集蔗机构和集蔗箱。多根甘蔗经断尾后由中间腹卧式夹持辊传递机构输送至剥叶机构,将甘蔗剥叶以后进入集蔗机构,待到装满集蔗箱中的集蔗网以后在驾驶员的控制下把甘蔗网向后倾倒,从而完成断尾、砍断、剥叶和收集等甘蔗收获工作的整个过程。
所述的行走机构采用四轮驱动形式,可以采用后轮驱动,也可以采用前轮和后轮同时驱动的结构。
所述的扶蔗机构包括支架、扶蔗机构和动力传递机构,支架安装在主机的前头,扶蔗器的动力传递机构采用液压泵,扶蔗机构由左、右两个螺旋扶蔗器组成,每一个前端锥形螺旋扶蔗器由前端锥形螺旋段及圆柱螺旋段两段构成,它们的外表面设有螺旋叶片,前端锥形螺旋段及圆柱螺旋段之问有连接机构和传动机构。
所述的中间腹卧式夹持辊传递机构由喂入机构、夹持辊组成的输送机构、剥叶机构构成,其中喂入机构安装在砍蔗机构的后面;由夹持辊构成的输送机构布置在喂入机构的后面,剥叶机构安装在输送机构的后面,工作时所需的动力由发动机提供。
所述的集蔗机构具有将剥叶后的甘蔗切断为2~3段,可采用半切式行星齿轮切断集蔗机构或者采用半切式输送辊集蔗机构,便于集蔗并且集蔗箱设置有液压自动向后倾倒结构。其中半切式行星齿轮集蔗机构由切断锯片和行星齿轮切断机构构成,行星齿轮切断机构由端盖、轴、安装垫片和切断锯片构成,安装时布置在剥叶机构的后面集蔗箱的前端。
所述的断尾机构具有自动识别蔗尾的功能并采用单个或双刀盘切割方式,便于准确快速的去掉蔗尾。
所述的由喂入机构、输送机构、剥叶机构组成的甘蔗物流系统,为中间腹卧式布置,甘蔗通过的物流与地面形成一个15~35度的物流倾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09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