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喂料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40859.7 | 申请日: | 200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97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林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伟强 |
主分类号: | A01K39/012 | 分类号: | A01K39/012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明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5106 | 代理人: | 农劲风 |
地址: | 530001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喂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喂料器,尤其是一种自动喂料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喂料器的缺点在于:功能单一,储料槽上只能单个设喂料器,故实用性较差;浪费电能,出料时须依靠电动机来驱动;另外,由于其驱动装置结构复杂,易出故障,维修成本较高,所以整机的造价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造价较低的自动喂料器,不仅经久耐用,可节约能源,而且安装容易、使用范围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这种自动喂料器包括:储料槽、运料槽,运料槽上固定连接有多个运料管;其与出料器固定连接,出料器的底部设有盛料斗;出料器内活动连接有可旋转的运料装置,其上设有一一对应的运料腔、进料口、出料口,运料腔上设有的进料腔、出料腔互相连通。
运料装置的左端设有减磨锥,其与减磨内锥活动连接;内卡头、卡头设于出料器内;运料装置的右端设有正方形杆,其前端上下通过垫片、内卡簧与出料器活动连接,正方形杆的后端设有内螺纹。
正方形杆通过内螺纹、螺钉与杠杆固定连接,杠杆的前端上设有防滑橡胶;杠杆的后端通过拉簧与运料槽活动连接。
进料口可呈凹形状或其它形状;出料口可呈圆筒状或其它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造价较低的自动喂料器,不仅经久耐用,可节约能源,而且安装容易、使用范围广。只要一个储料槽就可同时喂养很多鸟类,而且不须电动驱动,就是依靠飞行鸟类的自重产生动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出料器与运料装置结合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右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储料槽1、运料槽2、运料管3、出料器4、防滑橡胶5、内卡簧6、出料口7、盛料斗8、杠杆9、拉簧10、进料口11、进料腔12、出料腔13、出料口14、减磨内锥15、内卡头16、运料腔17、减磨锥18、内螺纹19、运料装置20、卡头21、正方形杆22、垫片23。
运料槽2上固定连接有多个运料管3;其与出料器4固定连接,出料器4的底部设有盛料斗8;出料器4内活动连接有可旋转的运料装置20,其上设有一一对应的运料腔17、进料口11、出料口14,运料腔17上设有的进料腔12、出料腔13互相连通。
运料装置20的左端设有减磨锥18,其与减磨内锥15活动连接;内卡头16、卡头21设于出料器4内;运料装置20的右端设有正方形杆22,其前端上下通过垫片23、内卡簧6与出料器4活动连接,正方形杆22的后端设有内螺纹19。
正方形杆22通过内螺纹19、螺钉与杠杆9固定连接,杠杆9的前端上设有防滑橡胶5;杠杆9的后端通过拉簧10与运料槽2活动连接。
进料口11可呈凹形状或其它形状;出料14可呈圆筒状或其它形状。
工作原理:运料槽四面上下都可安上出料器;出料器的出料口由一根杠杆控制,杠杆末端由一拉簧与运料槽的槽相连接。出料口下有一盛料斗,出料器与其内的转子有一垫片与内卡簧固定,杠杆前端有防滑橡胶,只要有飞行鸟类到杠杆前端站立,杠杆就自动落下一定角度,这里定量的食物会从出料口中出来,落到盛料斗上,鸟类就可以站在杠杆上自由取食了,只要鸟类一飞走,杠杆就又回到原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伟强,未经林伟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08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