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稻草秸秆提取纤维素酶与生物饲料生产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40614.4 | 申请日: | 2009-03-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9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 发明(设计)人: | 郭强;张善财;郭伟;郭坤;陈宜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伟;张善财;郭强 |
| 主分类号: | A23K1/165 | 分类号: | A23K1/165;A23K1/14 |
| 代理公司: | 玉林市宇林专利代理事务所 45109 | 代理人: | 傅启英;吴安仪 |
| 地址: | 5374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稻草 秸秆 提取 纤维素酶 生物 饲料 生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通过自主创新的加工技术和制备生产系统,从稻草中提取出纤维素酶,并使用于生物饲料的生产。
背景技术:
在农业生产中,大量的稻草和其它作物的秸秆没有得到利用,而作为废弃物,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部份用于畜牧饲喂,但又消化率不高,其主要原因是大量的纤维没能得到转化。采用生物技术,以简便的方式,制造纤维素酶添加于稻草或其它秸秆中,分解纤维,可大幅提高养殖效益,从而形成一条以低聚木糖为核心的农林废弃物高值利用的绿色养殖和安全动物食品生产的新型农牧业产业链,利用纤维素酶和多功能纤溶素发酵秸秆生物饲料,可以提高动物生产性能4%-6%以上,降低抗生素用量50%以上,提高养殖增收18%-25%的效益。
纤维素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生物体中,细菌、真菌、动物体内等都能产生纤维素酶;一般用于生产的纤维素酶来自于真菌,比较典型的有木酶属、曲酶属和青霉属。
自然界中很多真菌都能分泌纤维素酶。由许多具有高协同作用的酶组成,可分成三类:①外切葡聚糖酶C1;②内切葡聚糖酶Cx;③β-葡萄糖苷酶βG。
1)、C1酶:这是对纤维素最初起作用的酶,它破坏纤维素链的结晶结构,起水化作用。即C1酶是作用于不溶性纤维素表面,使用结晶纤维素链开裂,长链纤维素分子末端部分游离,从而使纤维素链易于水化。
2)、CX酶:作用C1酶活化的纤维素,分解β-1,4链的纤维素酶。主要包括内切-1,4-β-葡聚糖酶和外切-1,4-β-葡聚糖酶。前者是从高分子聚合物内部任意位置切开β-1,4链,主要生成纤维二糖、纤维三糖等,后者作用于低分子多糖,从非还原性末端游离出葡萄糖。
3)、βG酶:即为将纤维二糖、纤维三糖及其低分子纤维糊精分解为葡萄糖。
上述三种纤维素酶在分解纤维素时,任何一种酶都不能裂解晶体纤维素,只有三种酶共同存在并协同作用时,才能完成水解过程。
多功能纤溶素是从蝇蛆、蚯蚓、螺、动物内脏中提取有效成份的天然组合物质,含有丰富的酶、多肽成份,可替代以往饲料中的化学生长素添加剂、化学抗生素药物。
将纤维素酶与多功能纤溶素结合使用于发酵稻草秸秆制造生物饲料,降低了原料成本,同时也提高了产品的能量和适口性,微生物有益菌和多功能纤溶素的应用不仅替代化学生长素添加剂、抗生素药品,而且提高了食品安全性和环境保护功能。
专门设计的工艺技术和生产制备系统,可以廉价地制造纤维素酶,并且直接用于生产生物饲料。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以纤维素酶制造的工艺技术和生产生物饲料的生产系统的制备技术,利用稻草或其它植物秸秆直接生产出优质的生物饲料。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1、一种稻草秸秆提取纤维素酶与生物饲料生产系统,包括由稻草前处理装置、草料输送带、纤维素发酵装置、发酵料输送带、酶液分离装置、酶液输送管道、生物饲料生产装置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稻草前处理装置由草料输送带连接纤维素发酵装置,纤维素发酵装置由发酵料输送带连接酶液分离装置,酶液分离装置由酶液输送管道连接生物饲料生产装置。
2、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稻草秸秆提取纤维素酶与生物饲料生产系统,其中,所述的稻草前处理装置由切草机、裂压锤打机、过筛去砂除尘机组成,通过草料输送带与纤维素发酵装置连接。
3、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稻草秸秆提取纤维素酶与生物饲料生产系统,其中,所述的纤维素酶发酵装置由微生物A、B、C储桶,搅拌机、浸泡槽组成,通过发酵料输送带与酶液分离装置连接。
4、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稻草秸秆提取纤维素酶与生物饲料生产系统,其中,所述的酶液分离装置由超滤分离器、C1酶储桶A、Cx酶储桶B、βG酶储桶C组成,通过酶液输送管道与生物饲料生产装置连接。
5、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稻草秸秆提取纤维素酶与生物饲料生产系统,其中,所述的生物饲料生产装置由内置输送带连接秸秆切碎机、酶液ABC储桶、多功能纤溶素储桶、混合搅拌机、发酵槽、成品饲料贮存场。
本实用新型的工艺技术,可将稻草为原料用微生物制造出纤维素酶,再直接生产出生物饲料。而根据实际情况生物饲料可使用稻草、玉米秆、高梁秆等青饲草料为原料。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伟;张善财;郭强,未经郭伟;张善财;郭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06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盖固定结构以及便携式移动终端
- 下一篇:气体过滤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