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漆雾过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40434.6 | 申请日: | 2009-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038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陈际成;吴南;张里斌;刘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7/00 | 分类号: | B01D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春光;赵国虹 |
地址: | 537005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漆雾过滤装置。
技术背景
在生产过程中,有些企业过滤喷漆过程产生的漆雾的手段落后、单一,过滤效果不佳,漆雾废气没有经过有效过滤就排放到了空气中,有些企业甚至没有漆雾过滤装置。没有经过有效过滤的漆雾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不符合国家减排降耗的要求。有些企业虽然存在一些漆雾净化装置,但结构复杂,运转费用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根据漆雾的排放情况,设计一种结构简单、运转费用低的漆雾过滤装置,能有效过滤漆雾,从而实现降低漆雾排放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漆雾过滤装置采用浸水过滤和水帘过滤联合方式,结构包括漆雾过滤结构和水循环过滤系统。水循环过滤系统由过滤池、抽水池和抽水泵等组成,漆雾过滤结构设置两个过滤室,过滤室之间设置挡板,挡板上部与过滤装置顶部设置间隙供气体通过,挡板下部与过滤池底部设置间隙供水通过,漆雾废气进气管浸入过滤池中,每个过滤室均设置两重过滤水帘。
本实用新型漆雾过滤装置中,过滤室中设置的过滤水帘通过高压过滤水进入密布针孔的喷水管形成。设置排气管,用于将过滤净化后的气体排出过滤装置。过滤水通过抽水泵实现循环使用,可以定期更换,抽水池设置过滤网栅。
本实用新型漆雾过滤装置中,设置动力系统及动力控制系统,包括如抽风机,防暴抽水泵及联动控制开关等。当喷漆室工作时,防暴抽水泵同时启动,水循环过滤系统开始运行。
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一种双联多重过滤装置,使喷漆过程产生的漆雾得到有效过滤,从而达到降低漆雾排放的目的,可以因地制宜地进行布置装置,整改费用少,操作简单、效果明显。本过滤装置同样适用于粉尘过滤和空气净化等作业过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漆雾过滤装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1-排气管,2、供水管,3-防爆抽水泵,4-联动控制开关,5-抽水池,6-过滤池,7-第二过滤室,8-第一过滤室,9-喷水管,10-进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漆雾过滤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漆雾过滤装置包括箱体结构(含过滤池、抽水池和固定支架等)、进气管、排气管、水循环过滤系统和动力控制系统四个部分组成。在使用状态下,启动水循环过滤系统,漆雾废气通过进气管道首先进行浸水过滤,再经过四重水帘过滤,然后通过排气管道排放到空气中。通过本过滤装置的过滤,喷漆室产生的漆雾废气经过了五次过滤,漆雾得到了有效过滤,达到了降低漆雾排放的目的。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漆雾过滤装置设计为两室五次过滤结构(两个过滤室,浸水过滤一次,水帘过滤四次)。在过滤顺序上,第一过滤室为浸水过滤和两重水帘过滤,第二过滤室为两重水帘过滤,两个过滤室共用一个过滤池。
首先根据现场条件和安放位置,确定过滤装置的外形尺寸。过滤池6和抽水池5的位置可以互换,但要求连成一体,过滤池高于抽水池约50cm,两池之间有过滤网。通过布置溢水口和加水控制浮标,控制抽水池和过滤池的过滤水的深度。第一过滤室8和第二过滤室7之间用挡板隔开,上部通气,下部通水。进气管10和排气管1分别布置在过滤室两侧,进排气管的布置要考虑是否方便漆雾废气收集和过滤后的气体排放。
其次布置水循环过滤系统,浸水过滤和前两次水帘过滤均安排在第一过滤室8中进行,第二过滤室7布置后两次水帘过滤。进气管10伸入过滤池深度为低于抽水池溢水口面10cm左右的位置。启动防暴抽水泵3,驱动过滤水循环流动,通过供水管2,高压过滤水进入密布针孔的喷水管9,形成水帘。根据清洁度,过滤水可不定期更换。
最后设计动力控制系统,如喷漆室有抽风机,可继续使用,否则要增置。增加喷漆室抽风机和防暴抽水泵3的联动控制开关4,当喷漆室工作时,防暴抽水泵3同时启动,水循环过滤系统开始运行,反之亦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04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