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塔尺垂直固定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40410.0 | 申请日: | 2009-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21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冯锦华;芦继忠;陈向东;简大桥;海涛;王寿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5/00 | 分类号: | G01C5/00;G01C9/02;G01C9/28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荣玖;李 谨 |
地址: | 545001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垂直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器具辅助部件,尤其涉及一种进行水准测量用的塔尺垂直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与民用建筑及道路桥梁建设等在进行水准测量时均是采用手扶塔尺或水平尺进行,在测量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手扶塔尺或水平尺进行测量时,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受人为干扰因素的影响,测量精度往往不够高,不适用于测量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测量精度高、可稳定地进行测量的塔尺垂直固定装置,以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塔尺垂直固定装置,包括塔尺承台和安装在塔尺承台上的塔尺夹持调节机构,所述的塔尺承台为具有2层中空台面的三脚架,三脚架的上层和腰部的中空台面分别连接有一上、下水平框架,各水平框架内有一用于支承塔尺的矩形内框,上水平框架内的矩形内框与下水平框架内的矩形内框处于同一中轴线上,所述的塔尺夹持调节机构分别安装在上、下水平框架的矩形内框上。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塔尺夹持调节机构由微调螺杆和螺母构成,螺母两两相对的安装固定在矩形内框的四边上,各个螺母上安装有微调螺杆。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之塔尺垂直固定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测量精度高、可稳定地进行测量:由于本实用新型之塔尺垂直固定装置的塔尺承台为具有2层中空台面的三脚架承台,三脚架承台的各层中空台面上均连接有一上、下水平框架、各水平框架内有一用于支承塔尺的矩形内框,由微调螺杆和螺母构成的塔尺夹持调节机构安装在水平框架的矩形内框上,塔尺通过塔尺承台垂直固定,可以达到绝对的稳定,其垂直度通过微调螺杆调节,与现有的手扶尺测量相比,其测量精度仅由测量仪器及环境所决定,人为干扰因素降到最低,因而能大幅提高测量精度。
2、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构成本实用新型之塔尺垂直固定装置调节机构的螺杆和螺母均为标准件,塔尺承台的三脚架可用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制成,装置结构简单、制作容易、经济实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之塔尺垂直固定装置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图2:塔尺垂直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以及安装有塔尺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1:主视图,图2:图1的俯视图;
图3~图4:塔尺垂直固定装置的中空台面的其他形状:
图3:圆形,图4:梯形。
图中:
1-固定三脚架,2-微调螺杆,3-塔尺,4-螺母,51、52-上、下水平框架,61、62-上、下水平框架内的矩形内框,7-塔尺标高测量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塔尺垂直固定装置,如图1~图2所示:该塔尺垂直固定装置包括塔尺承台和安装在塔尺承台上的塔尺夹持调节机构,所述的塔尺承台为具有2层中空台面的三脚架,三脚架的上层和腰部的中空台面分别连接有一水平框架51、52,各水平框架内51、52内分别有一用于支承塔尺的矩形内框61、62,上水平框架51内的矩形内框61与下水平框架52内的矩形内框62处于同一中轴线上,所述的塔尺夹持调节机构由微调螺杆2和螺母4构成,螺母4两两相对的安装固定在矩形内框61、62的四边上,各个螺母4上安装有微调螺杆2。
使用方法:
把三脚架安置在需要测量标高的地方,三脚架大致放平稳,把塔尺从上往下插进上层和腰部中空台面的上、下水平框架51、52之矩形内框61、62内,塔尺底端抵住标高测量点7,调节安装在上下水平框架的矩形内框四边的微调螺杆顶住塔尺,使塔尺的气泡居中,塔尺即处于垂直状态,塔尺底端的高度即为所要测量的水平高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塔尺承台的中空台面的形状可以是如图2所示的三角形,也可以是圆形或梯形(参见图3、图4)或其他与三脚架相适应的多边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变换,也可以将本实用新型塔尺垂直固定装置作为水平尺垂直固定装置使用,将水平尺放在塔尺承台第一层或第二层台面均可。
本实用新型的塔尺垂直固定装置适用于机械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大型超市仓库地坪、高速公路及飞机场主跑道地坪、精密电子及精密机械制造车间地坪等精度要求在5‰以上的测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04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