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万能充电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40263.7 | 申请日: | 2009-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780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江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玉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H02J7/00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市禾工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玉祥 |
地址: | 83009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南昌路236号新***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万能 充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器,尤其涉及一种万能充电器。
背景技术:
现今人们随身携带的小电器种类越来越多,如手机、MP3、MP4、MP5、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游戏机、电子书、笔记本电脑等,这些电器在充电时,需要使用配套的专用充电器,使得差旅出行异常累赘,非常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给多种电器充电的万能充电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万能充电器由底座和与其活络连接的翻盖组成。底座与翻盖通过转轴活络连接。在底座上依次设置电路板仓、电池座、USB插口座、插板。在电路板仓内设置有USB充电电路和电池充电电路。在电池座内设置电池充电电路,插板上设有两孔插头和三孔插头,各插头间并联,组成插板电路。在翻盖内设置手机电池充电电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插口、插头丰富,使用便捷,体积轻小,特别适合差旅出行使用。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图1是万能充电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万能充电器电路图;
图3电池插板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例:1、电路板仓,2、5#电池座,3、5#电池充电口,4、USB插座,5、USB插口,6、插板,7、两孔插头,8、转轴,9、拉手,10、拉杆,11、插槽,12、弹簧,13、滑块,14、触片,15、翻盖,16、三孔插头,17、电源插头,18、USB充电电路,19、USB充电电路板,20、USB插口,21、插板电路,22、手机电池充电电路板,23、手机电池充电电路,24、5#电池充电电路,25、手机充电电池,26、内滑块,27、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万能充电器由底座和与其活络连接的翻盖15组成。底座与翻盖15通过转轴8活络连接。在底座上依次设置电路板仓1、电池座2、USB插座4、插板6。在电路板仓1内设置有USB充电电路18和5#电池充电电路24。USB充电电路18包括多个相互并联的USB充电电路板19,USB充电电路板19选用不同品牌手机直充充电器内电路板,如NOKIA快速旅行充电器,型号AC-6C;摩托罗拉快速旅行充电器,型号SC-608A;三星快速旅行充电器:型号SC-608A;天翼快速旅行充电器,型号H-M400B等。在USB插座4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USB插口5,其分别与USB充电电路板19连接。
在5#电池座2内设置5#电池充电电路24,该电路采用景星电器厂出品的型号为FT-101的5#Ni-Cd电池专用充电器内电路,亦可采用其他专用充电器内电路。在5#电池座2上设置有5#电池充电口3,其正负极分别与5#电池充电电路24连接。
插板6上设有两孔插头7和三孔插头16,各插头间并联,组成插板电路21。
在翻盖15内设置手机电池充电电路23,其由手机电池充电电路板22,及与其串联的弹性触片14组成,手机电池充电电路板22采用任意锂电池充电器内电路。翻盖15两侧开有对称的插槽11,在插槽11向外侧开有凹槽,槽内设有滑块13,滑块13朝向外侧的壁上固定有拉杆10,拉杆10穿于凹槽外壁内,并伸出和拉手9连接。在滑块13和凹槽间的拉杆10上套有弹簧12。在每个滑块13内装设有两个可位移的内滑块26,其上端面各固定有一个Z形触片14,触片14下端弯折面上端面处设有触点27。调整内滑块26的间距,即可调节两个Z形触片14的间距,以使其上的触点27刚好触及到手机电池的两个极片上。
USB充电电路18、5#电池充电电路24、插板电路21、手机电池充电电路23为并联,外接电源插头17。
本实用新型可当电源线插板使用,还可在5#电池座2内对5#充电电池进行充电,可通过USB插口5对各种手机进行直充,还可通过翻盖15上的电路对手机或数码相机等电器的手机充电电池25进行充电。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玉,未经江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02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网布叠合的织物结构
- 下一篇:抗紫外线涤纶低弹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