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动总泵放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39600.0 | 申请日: | 2009-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44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柯伟;程炳根;张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永裕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7/00 | 分类号: | B60T17/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许伟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 放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维修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制动总泵放气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制动总泵维修时,需将制动总泵泵体的空气排空。习用的排气方法是,将制动总泵1’架于车上与油管2’及制动分泵3’连接,然后通过制动分泵3’的放气螺钉孔进行排气,需反复不停的踩刹车及旋紧和放松放螺钉孔直到排空,此法因为连接管路2’长不易将泵体的空气排空,等泵体排空时一定会浪费很多的刹车油且时间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大大减少排气时间、节省刹车油的制动总泵放气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制动总泵放气装置,它由油管架、油管和油管接头组成;所述的油管架的两侧具有两个可让油管穿入的导孔,该导孔的径向尺寸与油管的径向尺寸相应,油管架中部为可夹持在制动总泵油壶上壁上的弹性夹子;所述的油管一端与油管接头固定连接,油管的另一端可穿过夹持在制动总泵油壶上壁上的油管架的导孔而深入油壶缸体底部。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由油管架、油管和油管接头组成。油管接头与油管连接后将油管架夹在泵体上两油管插进油管架的导孔直到缸体油壶底,再将油管接头锥度端插进出油孔,使出油孔与油壶连通,这样排出的油和空气就会通往油壶,通过刹车油对油管口进行密封起到一种进开回闭的自动作用,减少了去堵出油孔的麻烦,只需来回推动活塞,便可迅速排净泵体内部空气,可大大减少排气时间,节省刹车油。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习用排气方法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制动总泵放气装置,它由油管架1、油管2和油管接头3组成。
所述的油管架1的两侧具有两个可让油管2穿入的导孔11,该导孔11的径向尺寸与油管2的径向尺寸相应,油管架1中部为可夹持在制动总泵油壶10上壁上的弹性夹子12;所述的油管2一端与油管接头3固定连接,油管2的另一端可穿过夹持在制动总泵油壶10上壁上的油管架1的导孔11而深入油壶10缸体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将油管接头3与油管2连接后将油管架1的弹性夹子12夹在泵体上,两油管分别插进油管架1的导孔11直到缸体油壶10底,再将油管接头3锥度端插进出油孔,使出油孔与油壶10连通,这样排出的油和空气就会通往油壶10,通过刹车油对油管口进行密封起到一种进开回闭的自动作用,减少了去堵出油孔的麻烦,只需来回推动活塞,便可迅速排净泵体内部空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油管架的结构可有多种,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永裕机械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永裕机械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96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