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食物调理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39417.0 | 申请日: | 2009-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9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蔡坤谕;运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灿坤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43/04 | 分类号: | A47J43/04;A47J44/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物 调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物调理机,特别是指一种具有安全保护装置的食物调理机。
背景技术
一般的食物调理机通常包括基体、加热组件、搅拌组件、杯体,还未见市场上的食物调理机有安全保护装置,当马达带动搅拌力转动进行食物调理时,很可能因为操作疏忽造成意外伤害,消费者使用较不安全。另外,现有的食物调理机的电源座结构通常是中心对称结构的,电源座可从多个方向装入,有可能造成误操作,以致很大程度上会带来一定的安全操作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操作安全、可靠的食物调理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食物调理机,包括
一上本体,该上本体内设有一马达,该马达电连接于设于上本体下部的一公插接端子座;
一下本体,该下本体内设有一加热元件、一内锅及一锅盖,该下本体的上部还设有一与所述公插接端子座相适配的母插接端子座;
一搅拌刀组件,与所述马达连接并伸进所述内锅内;
一提手,设于所述上本体上,该提手在临近其与该上本体的连接处设有一第一锁合件,所述下本体的上部设有与该第一锁合件相适配的第二锁合件,在该提手处于完全复位状态时,该第一锁合件和该第二锁合件相互锁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锁合件和第二锁合件均为卡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所述上本体上设有一通孔,该通孔上可拆卸地安装有一透视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所述锅盖上一体设有一倾斜的导蒸汽通道,该导蒸汽通道藉由所述通孔与外界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所述锅盖为透明锅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所述通孔上还设有一储料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所述公插接端子座和母插接端子座的断面形状为至多只有一条对称轴的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所述公插接端子座和母插接端子座的断面形状为月牙形、非等边三角形或单边弧形形状的四边形结构。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食物调理机具有如下优点:
一,本实用新型在上本体上设有一提手,且提手上设有一第一锁合件,下本体上设有一第二锁合件,藉由该第一锁合件和第二锁合件的配合,在提手处于完全复位状态时藉由第一锁合件和第二锁合件的配合上、下本体完全锁合,搅拌刀组件与马达接触良好,无不良接触,此时开启马达,带动搅拌刀组件工作,消费者不能接触搅拌刀组件,充分保护消费者安全;在调理完成后,解除该第一锁合件和第二锁合件的锁合,使提手处于垂直状态,藉由提手将上本体与下本体分离,避免蒸汽烫伤消费者,而且一旦将上本体与下本体分离,也将无法开启搅拌刀,进一步保护消费者安全;
二,公插接端子座和母插接端子座的断面形状为至多只有一条对称轴的结构,保证公插接端子座和母插接端子座相互插接时只有一个安装位置,使消费者无法进行误操作,保证了操作安全规范,充分保证本实用新型的食物调理机操作安全,也起到保护消费者安全的作用;
三,上本体上设有一通孔,通孔上安装有透视窗,藉由该透视窗,消费者可透视整个食物调理过程,根据调理的不同状态消费者可随时介入调理,不但如此,该透视窗还增添了一定的调理趣味性;
四,透视窗可拆卸,方便消费者进行清洗和在食物调理过程中增加调配料;
五,锅盖上一体设有倾斜的导蒸汽通道,该导蒸汽通道藉由通孔与外界连通,在调理时将产生的多余蒸汽导出调理机外,使食物的调理达到最佳效果;
六,设有锅盖,在上本体开启后可防止食物从内锅中溢出,且锅盖为透明锅盖,在上本体开启后可透视锅内调理的食物;
七,通孔上设有储料盘,将透视窗取下后,方便随时添加调配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本体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本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提手处于垂直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提手处于完全复位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灿坤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漳州灿坤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94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氨基溴代吡啶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尼龙染色的藏青染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