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转式磁路结构的磁保持继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39215.6 | 申请日: | 2009-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5353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袁春;钟叔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1/01 | 分类号: | H01H51/01;H01H50/5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松亭;连耀忠 |
地址: | 361000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磁路 结构 保持 继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继电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磁系统与接触系统之间具有特定布局和传动方式的磁保持继电器。
背景技术
磁保持继电器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继电器,也是一种自动开关。和其他电磁继电器一样,对电路起着自动接通和切断作用。所不同的是,磁保持继电器的常闭或常开状态完全是依赖永久磁钢的作用,其开关状态的转换是靠一定宽度的脉冲电信号触发而完成的。当继电器的触点需要开或合状态时(即接通或切断负载时),只需用正(反)直流脉冲电压激励线圈,继电器在瞬间就完成了开与合的状态转换。通常触点处于保持状态时,线圈不需继续通电,仅靠永久磁钢的磁力就能维持继电器的状态不变。磁保持继电器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
现有的用来切换负载为240VAC、200A的大功率磁保持继电器主要有两种典型的结构,一种是直动式磁路结构的磁保持继电器;另一种是旋转式磁路结构的磁保持继电器;前者的缺陷:一是线圈的输入功率大,二是继电器在触点断开和触点闭合的两个状态下,可动的衔铁部分上所受的力的大小相差很大,这样的话继电器的动作、复归电压就会相差很大,继电器的动作稳定性不好;后者虽然是旋转式磁路结构,但是触点的闭合和断开时,两个推动卡是同时推或同时拉,这样就造成了推动部分的零件比较多,使推动的机构非常复杂,零件的尺寸精度要求高,不利于大批量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旋转式磁路结构的磁保持继电器,其磁路部分只通过两个推动卡直接和接触部分的动簧片连接,所用零件的数量少,结构简洁,从而提高了继电器的动作可靠性,并具有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转式磁路结构的磁保持继电器,包括推动卡、可旋转的衔铁部分、动簧片、动触点、静触点和引出片;可旋转的衔铁部分的中心设有转轴,在转轴的下方左、右分别设有摆动方向相反的下衔铁的左摆动臂和右摆动臂;左摆动臂、右摆动臂的端部分别与左推动卡、右推动卡的上端部相卡套;左推动卡、右推动卡的下端部分别与左动簧片、右动簧片的一端相卡接;左动簧片的另一端与左下动簧引出片相固定,左动簧片的上侧装有左动触点,与左动触点相配合的左静触点固定在左上静簧片中;右动簧片的另一端与右上动簧引出片相固定,右动簧片的下侧装有右动触点,与右动触点相配合的右静触点固定在右下静簧片中。
所述的可旋转的衔铁部分包括上、下衔铁和磁钢,上、下衔铁和磁钢联接成一倾倒的H形状,其中下衔铁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构成左摆动臂和右摆动臂。
所述的下衔铁左摆动臂和右摆动臂上分别设有用来实现让位的弯折。
所述的左推动卡和右推动卡的上端部分别设有凹槽,下衔铁的左摆动臂和右摆动臂的自由端分别容纳在左推动卡和右推动卡所对应的凹槽中,下衔铁的左摆动臂和右摆动臂的自由端与所述的对应凹槽的槽壁之间设有用来实现空行程的间隙。
所述的左动簧片沿水平方向而设;左动簧片沿着其片体的长度方向开有左分段槽,左分段槽由左动簧片与左推动卡的相接端沿向左动簧片与左下动簧引出片的相接端部延伸;左动簧片由左分段槽分为左前动簧片和左后动簧片。
所述的左前动簧片和左后动簧片分别装有一个左动触点,所述的左分段槽位于左前动簧片的左动触点与左后动簧片的左动触点之间距离的中心。
所述的左推动卡的下端卡接在所述左动簧片的左分段槽处。
所述的右动簧片沿水平方向而设;右动簧片沿着其片体的长度方向开有右分段槽,右分段槽由右动簧片与右推动卡的相接端沿向右动簧片与右上动簧引出片的相接端部延伸;右动簧片由右分段槽分为右前动簧片和右后动簧片。
所述的右前动簧片和右后动簧片分别装有一个右动触点,所述的右分段槽位于右前动簧片的右动触点与右后动簧片的右动触点之间距离的中心。
所述的右推动卡的下端卡接在所述右动簧片的右分段槽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92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