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潮汐吸能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39174.0 | 申请日: | 200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854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林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建国 |
主分类号: | F03B13/26 | 分类号: | F03B1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4500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潮汐 吸能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潮汐能量转换结构,特别适用于潮汐发电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国际油价不断升高,发展新能源利用提到现阶段议程。全国风能利用较为广泛,但潮汐能发电却较少见,目前潮汐能利用于发电已有多个专利申请。这些专利中技术方案皆较为复杂。
简单方案是两端套合在两侧机架上的主轴上固定四个径向平板叶片,利用浮筒保证主轴漂浮在海面上,水下叶片被潮水推动产生旋转力,当叶片转动到海面上半周时不接触海水所以不产生潮汐水阻力,若四叶片全部泡在海水中,则主轴上、下半周动力、阻力相抵消主轴不转。这种结构缺陷在于上半周显露在海面上,当海风较大时,尤其是台风来临时,海风与潮水同向使上半周产生阻力,有时阻力大于动力使主轴不转,吸能不足。同样该结构必须设置变向机构才能满足发电机单向转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潮汐吸能轮。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吸能轮主轴两侧分别固定一个叉形轮盘,叉形轮盘呈圆盘状向外均布延伸三个或四个侧板呈三叉盘或十字盘形状,每个侧板上等距离均布多个孔;叉形轮盘中央孔静配合套在主轴两侧,每个活页片的两轴端动配合套在相对的两侧板的对称孔中,活页片水平宽度略小于两侧板间距,活页片纵向长度满足当活页片受重力作用时其前端搭在下一个活页片管状体单侧外圆上,最低端活页片的前端搭在主轴单侧外圆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吸能轮结构简单合理,全轮或半轮浸泡在海水中上下半周轮换作吸能、避水功能,主轴输出不变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潮水自左向右正流向结构示意图。
图4为潮水自右向左逆流向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方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主轴(9)、叶片,其特征在于吸能轮主轴(9)两侧分别固定一个叉形轮盘(6),叉形轮盘(6)呈圆盘状向外均布延伸三个或四个侧板呈三叉盘或十字盘形状,每个侧板上等距离均布多个孔;叉形轮盘(6)中央孔静配合套在主轴(9)两侧,每个活页片(7)的两轴端动配合套在相对的两侧板的对称孔中,活页片(7)水平宽度略小于两侧板间距,活页片(7)纵向长度满足当活页片(7)受重力作用时其前端搭在下一个活页片(7)管状体单侧外圆上,最低端活页片(7)的前端搭在主轴(9)单侧外圆上。
能量传导机构一种方案是:主轴(9)两端动配合伸入两侧机架(10)的纵向导轨槽中套合的滑套(1)中央孔中,机架(10)为两个固定在海底岩石上向上竖立的水泥柱,机架(10)纵向中部设置有导轨槽,滑套(1)上端固定的盘升螺杆(2)向上穿过机架(10)上方的平台孔,套合在平台上定位的盘升座上的转盘(13)螺孔中,主轴(9)单侧端在机架(10)外动配合套在L型连轴套(11)水平孔、静配合套合在伞齿轮中央孔中,主轴(9)伞齿轮与纵向传动轴(3)端固定的伞齿轮啮合,传动轴(3)动配合先穿过L型连轴套(11)纵向孔后,再穿过单侧机架(10)上方平台中央孔后传动轴(3)上部设置有外花键,这外花键伸入机架(10)平台上固定的传动机构内设置的输入传动套(5)内花键槽,实现纵向滑动连接,传动机构输出轴与发电机输入轴实现固定连接。
转动机架(10)两侧转盘(13)通过螺杆可以控制吸能轮升降。
如图3所示,当潮水正流向时,吸能轮上半周活页片(7)受重力或重力与潮水双重作用,上一个活页片(7)下端搭在下一个活页片(7)管状体外圆上,最下边活页片(7)搭在主轴(9)外圆上,三个活页片(7)呈无间隙平板承受潮水力推动使主轴(9)顺时针转动,上半周为动力区,而此时吸能轮下半周活页片(7)受潮水力作用使之相邻活页片(7)不连接呈打开状态,让海水流通,因此下半周无阻力。上半周受潮水动力推动有效区间基本上为第II象限的150度至第I象限的0度角,因为在150~180度角位区间活页既受潮水力反时针方向翻,又受活页自身重力作用顺时针向前翻,两者力平衡状态下,上一个活页片(7)可以与下一个活页片(7)实现对搭或留有空隙。
如图4所示,当潮水逆流时,原理与顺流时一样,但动力区改为吸能轮下半周,动力推动则在0度角反向至第III象限210度角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建国,未经林建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91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可折叠尾梯装置
- 下一篇:滑动式枢纽器以及具有滑动式枢纽器的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