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成型机料管内气体抽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138941.6 | 申请日: | 2009-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072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 发明(设计)人: | 杜国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新鸿洲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63 | 分类号: | B29C45/63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方惠春;黄国强 |
| 地址: | 361000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 机料管内 气体 抽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成型机料管内气体抽出装置,属于注塑机类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塑料制品是现代不可缺少的工业产品之一,为其广泛运用如:电子产品、电器、汽车行业...等等,几乎都以塑料作为原料。而塑料制品的成型方式有许多方式,例如:吹气、压缩、注塑成型,而以注塑成型的应用最广泛。
塑料件利用注塑成型机成型时,首先,必须预先烘干塑料原料,以去除水分,而后将模具安装于注塑成型机上,通过加热注塑成型机的料管,使之达到熔胶的温度后,启动螺杆旋转将已熔融状态的材料由喷嘴射出至模具内,冷却后开模得到成品。
然而,在成型过程中,熔融状态之原料的流动性会受到成型条件如:温度、射胶量、压力...等条件变动的影响,而导致成品不同缺陷。此外,塑料过饱情况下从固态熔融至液态,通过螺杆的转动与推进过程中,可能会有原残留于塑料中之空气和螺杆转动所产生气体,于高温熔融液态塑料原料中形成气泡,若气泡无法从熔融液态塑料中排出,则生产中制品将会有气泡生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注塑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制品良品率高的成型机料管内气体抽出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抽气装置、抽气管及气体净化装置,抽气管与注塑机的料管相通,抽气管另端连接于抽气装置上,抽气装置的出气端连接于气体净化装置。
所述的抽气装置为真空泵。
所述的气体净化装置包括空气过滤器,其内加设纤维活性碳过滤网,用于处理料管内的气体。
在注塑成型机与下料斗之间开孔,输气管连接在上面,真空泵通过抽气管把存在于料管内熔融时产生的气体抽出,并经过空气过滤器及纤维活性碳过滤网双重过渡掉气体中所含的有毒物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结构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抽气装置、抽气管1及气体净化装置,抽气管1与注塑机的料管2相通,抽气管1另端连接于抽气装置上,抽气装置的出气端连接于气体净化装置,抽气装置为真空泵3。气体净化装置包括空气过滤器4,其纤维活性碳过滤网,用于处理料管内的气体。
在注塑成型机与下料斗5之间开孔,抽气管连接在上面,真空泵3通过输气管把存在于料管内熔融时产生的气体抽出,并经过空气过滤器及纤维活性碳过滤网双重过渡掉气体中所含的有毒物质。由于真空泵吸力足够(可达到1MPA的极限真空),所以能轻易的从料管中把气体抽出,解决了因气体所造成的气泡问题。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为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新鸿洲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新鸿洲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89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电动修剪机
- 下一篇:用于车辆传动系统的冷起动保护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