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电子产品的U盘插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38240.2 | 申请日: | 200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785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张铭;程文振;甘远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塞尔福(厦门)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39 | 分类号: | H01R13/639;H01R13/631;H01R13/533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 宁;唐绍烈 |
地址: | 361000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电子产品 插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上U盘插接装置,特别涉及车载电子产品上U盘的插接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车载电子产品MP3播放机、CD播放机,GPS卫星导航仪或车载音响等电子产品上往往都安装有A系列USB插座,有的是直接简单的将USB插座安在面板表面上,如图1所示:也有的是在面板表面开个小方形USB插口1,将USB插座2安在电子产品的内部,U盘插置USB插座2上,车载电子产品即可读取并播放U盘里的音乐文件,给司机及车内的人提供音乐享受,缓解司机开车疲劳,防止车祸的发生。
但是,第一种简单的将USB插座安在面板上,在U盘插入USB插座后,整个U盘处于悬空状态,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振动较大,U盘极易在USB插座中松动甚至晃动而脱落,影响音乐播放。
第二种在面板表面开个小方形USB插口,将USB插座安在电子产品的内部,这种结构设计也存在以下不足:
1、USB插口的口径大小固定,而现在U盘种类繁多,外形尺寸大小不一致,所以,适用的U盘尺寸范围受到限制,当然也有的车载电子产品厂商在车载电子产品上给设计专用U盘插座并给配一个专用U盘,但是专用的U盘,因其专用性,若丢失或损坏,需向厂家购买,不能替代,通用性差。
2、如果插入的U盘的外形尺寸小于方形USB插口,在插入USB插座后,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因振动而易于松动而脱落,然而插入的U盘的外形尺寸大于方形USB插口,又无法插入USB插座。
3、U盘在插入USB插座时,没有导向,易偏斜,不易插入,使用不方便。
4、USB方形插口,在没有U盘插入时,口部没有装饰盖,易进入杂质。
本发明人针对上述结构均存在不防振且易脱落的缺陷进行研究,终于开发出一种U盘的USB插接装置,以达到减振、防脱、通用性强的目的,且构件简单无需另外组装,外观较美观大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电子产品的U盘插接装置,该装置既可以防止USB插头从插座上振动松脱,又可以适用不同尺寸规格的U盘插入,并且能够对U盘插入导向,轻松插置在USB插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提供一种车载电子产品的U盘插接装置,该装置能够防止杂物从USB插口进入内部而造成产品故障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车载电子产品的U盘插接装置,包括在车载电子产品的面板有一方形USB插口,USB插座对应安装在电子产品的内部,在USB插口的背面与USB插座之间设有弹性支撑结构。
所述的车载电子产品的面板是注塑件面板,在USB插口的背面对称的二个边各向USB插座的中心斜伸出弹片,由两弹片构成弹性支撑结构。
所述的车载电子产品的面板是注塑件面板,在USB插口的背面对称的四个边各向USB插座的中心斜伸出弹片,由四弹片构成弹性支撑结构。
所述的弹片与注塑件面板一体成形。
所述的弹片,相对两边伸出两弹片以USB插座的中心呈对称布置。
所述的弹片,相对两边的弹片呈锥形状。
所述的弹片,在弹片的末端夹住U盘的一侧成圆弧过渡。
所述的U盘插接装置,还包括装饰盖,盖置在USB插口处。
本实用新型与现比技术相比,主要针对现有车载电子产品在USB插口与插座之间没有U盘支撑的缺陷,在USB插口与插座之间增设了一个U盘弹性支撑装置,这样面板上USB插口的口径尺寸相对可以设计得更大一些,以适应不同尺寸规格的U盘插入,每种尺寸规格的U盘在弹性支撑结构的导向下均可以顺利插置地USB插座上,在车辆行使过程中,弹性支撑结构夹住U盘具有减振的作用,从而克服U盘易从USB插座上脱落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车载电子产品的U盘插接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载电子产品的面板正视图;
图3为图2中A-A向剖视图;
图4为图2中C-C向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U盘插入前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U盘插入后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U盘插口盖置装饰盖示意图;
图8为装饰盖立体图一;
图9为装饰盖立体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一个最佳具体实施例进行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塞尔福(厦门)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塞尔福(厦门)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82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型可调式电壁炉
- 下一篇:一种低压力、高压强的精密力通杆油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