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料模具斜齿脱模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38053.4 | 申请日: | 200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985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柯育仁;黄老十;施长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捷信达模具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44 | 分类号: | B29C33/44;B29C33/42;B29C45/40;B29C45/37;B29C45/26;B29L15/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 伟 |
地址: | 361000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模具 脱模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塑料模具斜齿脱模机构。
背景技术
塑料成型模具中发展较快的是塑料注塑模具,其塑料产品在日常生活中也越来越广泛的得到应用,如建筑、机械、电子、仪器、仪表等各个工业领域。在塑料制品注射成型中,由于某些塑料制品10的上有斜齿(如图1所示),需采用专门的脱模机构进行脱模。目前,已有的斜齿脱模机构皆较为复杂,影响注塑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动作可靠的塑料模具斜齿脱模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塑料模具斜齿脱模机构,它主要由后模、后模轴承和顶杆组成;所述的后模上部为具有斜齿的模具型腔,后模通过后模轴承可旋转的安装在下模板上;所述的顶杆穿过后模伸入模具型腔内。
所述的后模外壁上具有一个环状凸台,所述的模具轴承有两个,分别套接在后模外壁的环状凸台上、下台阶面上。
所述的后模由环形外套和芯块构成,所述的芯块固定套置在环形外套的内腔,在芯块上开设有两个让顶杆穿过的通孔,芯块的上端面与环形外套上端口的斜齿面构成模具下型腔,模具上型腔设置在前模上。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顶杆推顶具有斜齿的工件,工件上的斜齿会驱使作为模具下型腔的后模旋转,由于后模上装有后模轴承,旋转起来十分的平稳、顺畅、动作可靠;且由于本实用新型仅由后模、后模轴承和顶杆等几个部件组成,结构十分的简单,生产周期缩短。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塑料制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脱出模具型腔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塑料模具斜齿脱模机构,它主要由后模1、后模轴承2和顶杆3组成。
所述的后模1由环形外套11和芯块12构成。所述的芯块12固定套置在环形外套11的内腔,在芯块12上开设有两个让顶杆穿过的通孔121,芯块12的上端面与环形外套11上端口的斜齿面111构成模具下型腔,模具上型腔设置在前模4上。
所述的后模1外壁上具有一个环状凸台12。所述的模具轴承2有两个21、22,分别套接在后模1外壁的环状凸台12上、下台阶面上,后模1通过后模轴承21、22可旋转的安装在下模板20上;所述的顶杆3有两根,分别穿过后模1上的通孔121伸入模具型腔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顶杆3推顶具有斜齿的工件10,工件10上的斜齿会驱使作为模具下型腔的后模1旋转,由于后模1上装有后模轴承21、22,旋转起来十分的平稳、顺畅。
本发明的重点就在于:后模通过后模轴承安装在下模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捷信达模具塑胶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捷信达模具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80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抽屉的拉出机构
- 下一篇:诸如工作台之类的家具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