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伞骨之间连接的铆钉改进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137923.6 | 申请日: | 2009-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7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蔡荣湍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泰(福建)雨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B19/04 | 分类号: | F16B19/04;A45B2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22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伞骨 之间 连接 铆钉 改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件,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伞骨之间连接的铆钉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习用雨伞的伞骨架包括尾骨1’、尾骨连接槽2’、中骨3’、中骨连接槽4’、支骨5’和顶骨6’。所述的中骨3’铰接在尾骨连接槽2’,所述的支骨5’和顶骨6’铰接在中骨连接槽4’上,它们之间的铰接件为铆钉10’,该铆钉10’穿过中骨3’与尾骨连接槽2’上的结合孔、支骨5’和顶骨6’与中骨连接槽4’之间的结合孔后,在模具的冲压下会胀开而使铆钉10’固定在相应的结合孔上。由于习用的铆钉10’(如图2所示)的穿置部101’为中空结构,被模具冲压胀开的铆钉10’的尾端会产生不规则裂痕,该不规则裂痕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断落,而使空心铆钉10’从结合孔内脱落,造成伞骨架的分离,无法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强度更好的用于伞骨之间连接的铆钉改进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伞骨之间连接的铆钉改进结构,它为一实心构件。
所述的铆钉由头部和与头部同轴设置的穿置部组成,所述的头部为圆弧形,其径向尺寸大于穿置部的径向尺寸,头部与穿置部之间形成的阶梯面为定位面,所述的穿置部为实心结构,穿置部穿过伞骨结合孔后的尾端被压制成圆弧形。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伞骨之间结合的铆钉为实心铆钉,通过高速旋转的模具压制,将穿过伞骨之间结合孔的铆钉尾端沿径向向外围胀开而呈圆弧状,使得铆钉固定在伞骨的结合孔内,没有裂痕的产生,不易断裂而脱落,结构强度高,使用寿命长。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习用伞骨结构示意图;
图2是习用的铆钉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4、图5、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加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伞骨之间连接的铆钉改进结构,所述的铆钉10由头部101和与头部101同轴设置的穿置部102组成。
所述的铆钉头部101为圆弧形,其径向尺寸大于穿置部102的径向尺寸,头部101与穿置部102之间形成的阶梯面103为定位面,所述的穿置部102为实心结构。
如图4、图5、图6所示,加工时:在两结合的伞骨1、2间所设的结合孔12内贯穿实心铆钉10,使铆钉10穿置部102的尾端从结合孔12的另一端穿出,利用高速旋转的模具,旋转下压,将尾端压制为一圆弧部1021,而将铆钉10固定在结合孔12内,使得铆接之后的实心铆钉10的两端皆为圆弧形。
本发明的重点就在于:铆钉为两头磨圆的实心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泰(福建)雨具有限公司,未经鸿泰(福建)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79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双头栓
- 下一篇:具有电子应急功能的保险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