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电机用多功能插接导线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37698.6 | 申请日: | 2009-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788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 发明(设计)人: | 廖金堆;谢裕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金堆 |
| 主分类号: | H01R4/00 | 分类号: | H01R4/00;H01R4/02;H01R4/58;H01R11/01;H01R31/08 |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义星 |
| 地址: | 350015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电机 多功能 插接 导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电机用多功能插接导线。
背景技术:
隐藏端子式微型电机为动力的电动产品中电机与电源输入端子间的电连接,在现有传统设计中采用2个相关零件即端子插片和导线进行连接,连接时2个零件要采用压铆或焊接,因而装配工序复杂,不利于大批高效流水生产作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较好地解决了以隐藏端子式微型电机为动力的电动产品中电机与电源输入端子间的电连接问题的微电机用多功能插接导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微电机用多功能插接导线,包括有能与微型电机的隐藏端子插口插接的插接导线,其结构特点为所述的插接导线的一端制成能与电机隐藏端子插口良好插入装配的回形插接端子;所述的插接导线的另一端制成能插入线路板上开有的安装焊接孔中且形状为小折弯的防脱落焊接端头,在回形插接端子与防脱落焊接端头之间为一段以适当的长度和适宜的空间折弯形状构成的导线中间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微电机用多功能插接导线,其特点为所述的插接导线采用其圆形截面直径尺寸与电机隐藏端子插口宽度匹配的弹性镀镍细钢线或弹性镀镍细铜线折弯成型的插接导线。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是:1、本实用新型的微电机用多功能插接导线,具有一件多用途,替代了传统设计中的2个相关零件(即端子插片和导线),装配工序得到大大简化,降低了装配劳动强度,有利于大批高效流水生产作业;2、多功能插接导线选用弹性镀镍材料成型,成型后形状不易变形,安装后走线位置稳定,避免了两线间产生短路的隐患,镀镍材料的可焊性和防腐性良好,导电性、电连接稳定可靠;3、制造工艺性良好,可采用八轴数控异型弹簧机制造,用镀镍细钢线或细铜线为原材料,用料最省,并无生产废料、无需再电镀,材料费及制造成本低廉,有利于降耗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长形产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短形产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分别与微型电机及线路板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经拆分后各部件的立体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中:微型电机1,插接导线2,电机隐藏端子插口3,回形插接端子4,防脱落焊接端头5,线路板6,安装焊接孔7,导线中间段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微电机用多功能插接导线,包括有能与微型电机1的电机隐藏端子插口3插接的插接导线2,其结构特点为所述的插接导线2是由截面为圆形的弹性镀镍细钢线或弹性镀镍细铜线折弯成型,其一端为回形插接端子4,其形状大小以能与电机隐藏端子插口3良好插入装配为宜;其另一端为防脱落焊接端头5,其尾部设计成有防止从线路板6上开有的安装焊接孔7中脱落的小折弯,在此两端之间为一段以适当的长度和适宜的空间折弯形状构成的导线中间段8;本实用新型的长形产品与短形产品,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其两端结构相同只是导线中间段8长形产品较短形产品长些,这样长形产品和短形产品能同时较好地装配在微型电机1的两个电机隐藏端子插口3和线路板6的安装焊接孔7中。
本实用新型应用时,其采用结构相同的长形产品和短形产品各一根,长形产品和短形产品的回形插接端子4与微型电机1的两个电机隐藏端子插口3相插接,长形产品和短形产品的防脱落焊接端头5分别插在线路板6上开有的两个安装焊接孔7中,达到牢固结合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导线中间段8也可反方向折弯形成形状对称的同类产品,应用于另一方向安装的微型电机的电连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金堆,未经廖金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76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分发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链路故障处理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