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缆对接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37325.9 | 申请日: | 2009-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8723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灿;方海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七星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15/18 | 分类号: | H02G15/18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洪渊源 |
| 地址: | 362000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对接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附件,具体为一种用于电缆间对接的对接机构。
背景技术
公知的,要可靠完成电缆间的对接需要通过电缆对接机构完成,并在对接前先对电缆按规定尺寸进行预处理,使电缆端部沿长度方向按规定尺寸依次露出一段电缆芯、一段电缆芯绝缘层、一段电缆半导电屏蔽层、一段电缆铜屏蔽层、一段内护层、一段钢铠和外护套。电缆对接机构包括:连接管,套装于两电缆芯对接处外周面,完成电缆芯的连接;管状中间接头,同轴套装于连接管和电缆芯绝缘层的外周面,且两端部分别连接两电缆半导电屏蔽层的一段;铜网套,缠绕于中间接头外周面,且两端部分别连接两电缆铜屏蔽层的一段,并通过恒力弹簧固定;过桥线,沿电缆轴向方向布置,与两段电缆的钢铠连接,并通过恒力弹簧固定;防水层,有两层,第一层缠绕于铜网套外周面,且两端部分别连接两电缆内护套的一段,第二层缠绕于第一层防水带和过桥线的外周面,且两端部分别连接两电缆外护套的一段。
但上述的对接机构还不能做到完全的防水,如果电缆在对接前或运行过程中某一部分进水,如防水层破裂水渗入内部,在运行过程中电缆的水气就很容易进入中间接头内部,由于中间接头爬穿从而造成电缆故障,在现实中由于电缆进水造成电缆线路故障的不在少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防水性能良好的电缆对接机构。
为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方案实现:
一种电缆对接机构,用于实现电缆间的对接,包括连接管,套装于两电缆芯对接处外周面,且连接两电缆芯绝缘层;管状中间接头,同轴套装于连接管和电缆芯绝缘层的外周面,且两端部分别连接两电缆半导电屏蔽层的一段,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端部与电缆芯绝缘层端部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层阻水层,所述中间接头两端部与电缆半导电屏蔽层交接处以第二层阻水层密封。
所述第一层阻水层的厚度不超过电缆芯绝缘层的厚度。
所述第一层阻水层和第二层阻水层为防水带缠绕成型。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第一层阻水层为电缆芯防水处理,可以有效阻止电缆芯的水进入中间接头,第二防层阻水层是电缆绝缘屏蔽层的防水处理,可以有效阻止电缆绝缘屏蔽层外面的水进入中间接头,做这两层阻水处理可有效提高电缆线路的可靠性。
上述第一层阻水层、第二层阻水层结构简单、安装十分方便,只需在安装电缆对接机构的不同步骤中缠绕防水带即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安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对接机构的示意图,步骤一。
图2为安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对接机构的示意图,步骤二。
图3为安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对接机构的示意图,步骤三。
图4为安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对接机构的示意图,步骤四。
图5为安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对接机构的示意图,步骤五。
图6为安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对接机构的示意图,步骤六。
图7为安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对接机构的示意图,步骤七。
图8为安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对接机构的示意图,步骤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安装电缆对接机构的步骤,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部分作详细说明。
一、参照图1,按规定尺寸要求拨切好电缆,使电缆端部沿长度方向规定尺寸依次露出一段电缆芯1、一段电缆芯绝缘层2、一段电缆半导电屏蔽层3、一段电缆铜屏蔽层4、一段内护层5、和一段钢铠6;
二、参照图2,连接双方电缆芯1,压接好连接管7,并在电缆铜屏蔽层切断处缠绕半导电带8;
三、参照图3,在电缆芯绝缘层2端部和连接管7端部之间的连接处缠绕防水带,形成第一层阻水层9;
四、参照图4,按照安装说明书要求安装好中间接头10,使其套装于连接管7和电缆芯绝缘层2的外周面,且两端部分别与两电缆半导电屏蔽层3搭接一段;
五、参照图5,在电缆半导电屏蔽层3和中间接头10的交接处缠绕防水带,形成第二层阻水层11,该阻水层11覆盖电缆半导电屏蔽层3和中间接头10两端各30mm;
六、参照图6,在中间接头10外周面缠绕铜网套13,铜网套13的两端与电缆铜屏蔽层4搭接,通过恒力弹簧12将铜网套13两端固定于电缆铜屏蔽层4外周面,并于恒力弹簧12处缠绕绝缘自粘带14;
七、参照图7,从电缆一端的内护套开始缠绕防水带直至电缆另一端内护套形成第一层防水层15,安装过桥线16,完成电缆钢铠6的连接,并通过恒力弹簧12将过桥线16固定在电缆钢铠6上;
八、参照图8,在第一层防水层15和过桥线16外周面缠绕防水带形成第二层防水层17,并在第二层防水层17两端部缠绕铠装带18,以加强机械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七星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泉州七星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73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脑横机控制装置
- 下一篇:高分子纤维智能热定型机加热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