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水泵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36994.4 | 申请日: | 2009-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628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惠丰电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1/00 | 分类号: | F04D1/00;F04D29/24;F04D29/44;F04D29/08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学俊 |
| 地址: | 355000***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水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水泵。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国内外的水泵,其导流盘和叶轮的叶片,大多采用单片成型,再与前后盖板焊接,组成导流盘。这样制作有以下缺点:
1.叶片在焊接时,需采用相应的工装定位,不仅废时,且定位精度差。
2.焊接时产生的热应力,使叶片变形,变形后改变了原先预期的设计精度。
3.焊接时产生的毛刺,使流道变得不光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水泵,该装置不仅便于组装和加工生产,大大的提高生产效率和制造精度,而且整机效率高,有利于降低能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转轴、衬盘、机械密封、叶轮,导流盘、定距套、轴承、轴帽和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的叶片体和导流盘的导叶均采用冲压模具整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设计合理,构造独特,不仅便于组装和加工生产,大大的提高生产效率和制造精度,而且整机效率高,有利于降低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叶轮叶片体的构造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导流盘导叶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作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所示,该新型水泵,包括转子和定子两部分,所述转子部分由转轴(1)、机械密封动环、叶轮(若干)、定距套(若干)、轴承动圈和轴帽组成。所述定子部分由衬盘(6)、机械密封静环,末级导流盘、导流盘(若干)、轴承静圈和泵体组成。所述叶轮的叶片体(4)和导流盘的导叶(7)均采用冲压模具整体成型。
上述叶轮由叶片体(4)和分别设于叶轮叶片体轴向两侧端的前盖板(3)及底板(5)构成,所述叶轮叶片体设有复数个沿径向涡状向外延伸的叶片(15),两相邻叶片由其旁侧的垂直折弯部(14)相联成一体,形成复数个开式流道,其中一半的开式流道朝向前盖板侧,另一半的开式流道朝向底板侧。叶片与前盖板和底板组装后形成复数个闭合的流道。所述叶片由单一冲压件构成。
上述导流盘由圆盘(10)、圆盘轴向内侧端中部的密封组件、圆盘轴向内侧边缘部的导流片、圆盘轴向外侧的导叶(7)及导叶外侧的盖板(8)构成,所述导流盘的导叶设有复数个沿径向涡状向外延伸的叶片(18),两相邻叶片由其旁侧的垂直折弯部(17)相联成一体,形成复数个开式流道,其中一半的开式流道朝向圆盘侧,另一半的开式流道朝向盖板侧。所述导叶与圆盘及盖板组装后形成复数个闭合的流道。所述导叶由单一冲压件构成。
上述末级导流盘(20)的圆盘外周壁上设有径向排水孔(2)。
上述导流盘的密封组件由与圆盘轴向内侧相连接的密封支架(13)、设于密封支架外侧的密封圈(12)和盖在密封圈上的与密封支架相扣合的密封圈盖(11)构成。
上述导流盘的圆盘轴向内侧设有用于改变流体方向,使从叶轮排出的流体更顺畅地进入下一级导流盘的导流片(9)。
上述叶轮的叶片体在靠近轴心与前盖板相联的侧面设有呈圆周均布的若干个方便流体通过的开口(16)。
上述导流盘的导叶与圆盘相连接的一侧端面靠近轴心的地方设有呈圆周均布的若干个方便水流通过的开口(19)。
本实用新型水泵的工作原理是这样实现的:电机带动转轴转动,固定在转轴上的叶轮随转轴高速旋转,流体从泵体的进水口吸入叶轮,随叶轮的转动做离心运动,从叶轮的流道外缘排出的流体经导流片的作用后,改变流向,经过下一级导流盘的导叶进入下一级叶轮。这样不断的循环。然后从末级导流盘圆盘的外周壁上的径向排水孔进入泵体,经泵体出水口排出。由于多个叶轮串联使用,该新型水泵具有很高的扬程。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构造独特,不仅便于组装和加工生产,大大的提高生产效率和制造精度,而且整机效率高,有利于降低能耗,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其市场前景可观。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惠丰电机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惠丰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69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