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炭砂分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136663.0 | 申请日: | 2009-0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71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 发明(设计)人: | 卢元健;卢元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南平元力活性炭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4B1/04 | 分类号: | B04B1/04;B04B1/08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学俊 |
| 地址: | 353004***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炭砂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炭砂分离装置是一种利用活性炭与砂比重的不同,通过采用离心作用进行砂分离的装置。
目前活性炭生产企业应用的分离装置是采用传统的自然沉降方式,通过大量的水溶液冲刷将活性炭带出,砂残留在流道底部;该方法用水量大,操作不稳定,除砂效果不佳,且工艺连续差。尚未找到一种较为理想的稳定的炭砂分离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炭砂分离装置,该装置不仅构造简单,而且炭砂分离效果好,工作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包括锥形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壳体内安装有至少一对由搅拌电机带动的搅拌杆,所述锥形壳体下侧中部设有炭浆导流管,所述锥形壳体底部设有与炭浆导流管相对接的排浆管。
本实用新型显著优点是:构造合理采用锥形壳体配锥形搅拌叶片,因此炭砂分离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构造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锥形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壳体内安装有至少一对由搅拌电机2带动的搅拌杆3,所述锥形壳体下侧中部设有炭浆导流管4,所述锥形壳体底部设有与炭浆导流管相对接的排浆管5。
上述锥形壳体上部旁侧设有螺旋进料器6,所述螺旋进料器的输料管通往锥形壳体内腔,所述锥形壳体下部旁侧设有排砂阀门7,所述排浆管上设有出料阀门8。
搅拌电机启动后,含砂的炭浆由螺旋加料器送入锥形壳体(除砂槽)内,开始做匀速旋转。由于砂子的比重大于炭浆,其在离心惯性力作用下,随搅拌叶片旋转的同时,比重较大的砂子迅速撞到壳体(除砂槽)内壁,沿内壁下降。其余比重较轻的炭浆则经导流管上端进入中间的导流管内排出。
通过调节搅拌转速,便可分离出不同粒度的砂。
本实用新型装置溶液用量极少(溶液经分离后循环使用),在装置连续性运行时,可连续排砂,为活性炭生产作业实现连续自动化提供了保障条件。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优点:
1、分离效果好,经本装置分离后,炭浆含砂量可小于0.5%;
2、通过转速调整可分离不同粒度的砂,分离性能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南平元力活性炭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南平元力活性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66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